小石頭記~

近一萬枚的數量,小巧玲瓏,五彩斑潤,林林總總,奇形萬狀。面對它們,有時會讓人產生一種幻覺,天地間的精氣莫非都匯聚在這裡了嗎?

小石頭記~

古語云: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套用此話,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物。以藏石玩石而論,高峰可謂非常之人。

高峰的非常,細細品來,應有兩點。其一,尋石藏石,以石為業,執著堅定,義無反顧。在常人眼中,這些石頭,蒸不熟煮不爛,不能吃,不能喝,擺在那裡佔空間,拿在手裡沉甸甸,實屬無用之物。而在高峰眼裡,卻是身家性命。高峰的確是偏是怪,可偏怪也是人生一態,唯其稀少,故曰非常。

小石頭記~

其二,玩石品石,以石為樂,獨有情趣,其樂陶陶。人人都知,石頭靜默無語,可高峰堅信石語本天籟,大音無需聲。每枚小石頭都暗藏一道天地的讖語,而天機不可洩,參悟需有慧根。

高峰與我試賞幾枚,不覺春秋飛轉,萬象繽紛。

一枚形似蒙古人氈靴的小石頭,高峰命名為“成吉思汗的戰靴”,其石通體鐵鏽紅,精緻小巧,逼真傳神,定目細察,只見靴口靴腰靴尖靴底無不俱備,後腳踵處還留有一縷暗黃色的斑點恰似攜來戈壁的纖纖征塵。玩摩此石,似能聽到一千年前蒙古鐵騎橫絕千里的廝殺之聲,似能看到成吉思汗躍馬舞刀的剽悍身影。高峰說,佩掛此石,暗讖一字:勇。

小石頭記~

另一枚形態稍大一點的石頭,狀似一片戈壁荒野上的足印,高峰命名為“張騫的腳印”。把玩此石,不覺讓人浮想聯翩。兩幹年前,張騫那位開拓西域的勇敢堅毅的漢朝男人,就是用這樣的足印,一步步丈量出一條輝煌萬里的絲綢之路。高峰說,男人出門在外,箱包內秘藏此石,受益無窮,因為其讖一字:順。

小石頭記~

再一枚橢圓形黃瑪瑙小石,正面紋路細條酷似孫悟空的頭臉,高峰命名為“猴頭”,實不虛妄。想著有火眼金睛、能騰雲駕霧、山七十二變的孫大聖,竟在荒漠戈壁之上也留下了自己的頭像,真讓人讚歎造化的神奇。與之相應的是一枚名曰“靈猴”的通體碧綠的小石頭,它區背縮身,歪斜著猴臉,似在抓耳撓腮,惹人喜愛。這兩枚猴子小石頭,前者工筆象形,後者寫意傳神,一實一虛,交相輝映。高峰說,前者“猴頭”小石暗讖一個“通”字,後者“靈猴”小石則暗讖一個“靈”字。

小石頭記~

另兩枚動物象形石更招人眼目,其一為紅瑪瑙石質,造型酷似一隻雄雞立於元寶之上,高峰命名為“雄雞報曉”,“雞”和“吉”諧音,雞爪又踏於元寶之上,合寓“財旺運吉”之美好讖義。其二為白瑪瑙石質,造型酷似一隻翩翩飛舞的蝴蝶,想那“莊生曉夢迷蝴蝶”之時,可曾夢到億萬年前早已有了這枚風削雨蝕的蝴蝶石。我想,哲人在精神的迷醉中追尋到永恆的快感,例如莊子;常人在物質的博弈中體驗到瞬間的神聖。這兩者在人生義理上是相通的,只是路徑相異。所以高峰認為,蝴蝶石暗讖一個“和”(hu)字,實為紅塵君子胸前的玉佩。

小石頭記~

還有兩枚人物造型石也讓人愛不釋手。其一為乳白色瑪瑙石,造型酷似阿拉伯酋長,碩大誇張的布包頭,高隆驁傲的穆斯林的大鼻子,使人不由得聯想到財富和權力以及男人的尊嚴。此石暗讖一個“尊”字。另一枚名為“金童祝壽”,此石正面上半部分呈暗紫色,下半部分金黃色,頗有大富大貴之氣。細察諦視,可見一頭戴瓜皮小帽的頑皮童子,雙手合揖,曲膝跪地,為長者禱壽,其態憨魯逗人,其情惟妙惟肖。高峰深愛此石,認為其暗讖一個“貴”子。

小石頭記~

大千世界,石中皆有,有動物,有人物,就一定也有植物。名為“白玫瑰”的白瑪瑙小石就是這樣一枚靈異奇石,細觀其石,兩片花萼之上托出一朵嬌豔欲滴的玫瑰花朵,玫攻瑰花層次分明,由內至外,共三層,明暗相間,似迎風晃動。俗語說:“玫瑰花兒美,一枝表真情,”此石正暗讖一個“真”字。

小石頭記~

名為“三生緣”的小石最令我神往,此石橫平造型酷似一個漢字的"心”字,縱立觀之石色截然分為三節,上部分為乳白色,中部為青色,下部分為暗黃色。人們常說“三生有緣”,也說“緣定三生”,即前世、今生、後世,三生合一石,一石定三生,豈不真是“愛你一萬年,我心永不變”,故高峰說,此石暗讖一個“愛”字。

小石頭記~

神奇靈異的寶物在高峰的小石頭中盡有表現。一枚命名為“火龍眼”的紫綠色瑪瑙石精美絕倫。該石整體扁圓,渾圓溫潤,手感極佳。石兩側有一對環狀龍眼,顏色明暗相間,環環相套,呈波詭雲譎、深不可測之象、高峰遂以”火龍眼”名之,此石暗讖一個“神”字。“降龍寶杵”是另一枚讓人感到異域神秘的小石頭,其石圓長,下端尖細,通體黃色,佈滿棕褐色的不規則的圖案紋線。把玩此石,讓人不覺佛音繞耳,神思縹緲。傳說佛祖有四大護法金剛,身佩降魔寶杵,法力無邊。此石就酷似佛祖的降魔寶杵,高峰之所以命名它為“降龍寶杵”,蓋其產自龍的故鄉—中國的大漠戈壁之故,此石也自然暗讖一個“威”字。它和“火龍眼”石互相輝映,互相印證,堪稱珠聯璧合,是兄弟石。

小石頭記~

與高峰賞小石頭,妙趣橫生,佳境迭出,真乃人生一快事。不僅如此,高峰還將其愛石—穿繩佩掛,或胸前,或腰間,且口出狂言:佩石之風,必將大行於三晉,乃至中國,而始作俑者,我高峰是也。我試想之,國人佩石,何嘗不可。中國古有士子佩玉之風,今人佩石,石玉相通。石者,玉之母也;玉者,石之寶也。佩玉可聞叮咚之音,都市林立,喧囂不絕於耳,浮躁不絕於心,倘能有高峰小石相伴,於人於心,亦為一幸事也。

高峰有慧根,參石悟石,有此境界,實非常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