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這個悲慘女人的命運!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一首“胡笳十八拍”譜出了蔡文姬悲涼的一生。那麼,這蔡文姬是經歷了怎樣的悲哀婉轉,才能寫出這動人心絃的曲子呢?

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這個悲慘女人的命運!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曹操老師蔡邕的女兒。蔡文姬起先嫁有一夫,乃河東世家的衛仲道,然而衛仲道早亡,因此蔡文姬又重新回到了家裡。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中原地區因經歷董卓、李傕等作亂,所以使得匈奴有機可乘,經常進入關中燒殺搶掠,用一句話說就是“馬邊懸掛男人頭,馬後載著女人”,而很不幸的是蔡文姬成了馬背後的女人之一,被虜到了匈奴嫁給了當時的匈奴左賢王,這一年的蔡文姬年僅二十三歲。

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這個悲慘女人的命運!

忍著水土不服以及思鄉之痛的蔡文姬在匈奴渡過了十二年的時間,所幸的是這個左賢王並沒有虐待她,反而對其恩愛有加,不久之後,蔡文姬就為左賢王接連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名為阿迪拐,一個名為阿眉拐。漸漸的,蔡文姬適應了塞外這種肉酪漿的生活,並且也有了一個美滿的家。但是就在她認為人生會持續這樣下去的時候,命運又一次的發生了轉變。

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曹操當上宰相之後,想到自己的老師蔡邕唯一的女兒還流落在匈奴過著那種漫天黃沙的日子,所以便讓人攜帶黃金千兩以及白壁一雙將其贖回。可憐的蔡文姬,經過十二年的時間,人生好不容易快美滿了,卻又要再次面對和丈夫兒子的生離死別,只覺得內心柔腸寸斷,霎時間淚如雨下。但是沒辦法,自己的命運根本由不得自己做主,只得在使者的催促之下坐上馬車,踏上回歸故土的路,只留下了慷慨絕唱的《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

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這個悲慘女人的命運!

就這樣,蔡文姬踏著這胡琴聲回到了中原,回家之後的蔡文姬,一眼所看,全是斷壁殘垣,故鄉對於她來說,彷彿只留下了回憶。後來,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給田校尉董祀,但是相比之前,這個婚姻其實是更加不美滿的,因為當時的董祀是個風華正茂且自視甚高的人,而蔡文姬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個三十五歲且結過兩次婚的人了,要不是曹操的旨意,董祀怎麼可能會娶他呢?人已經落魄至此了,但命運卻好像還是不放過蔡文姬似的。

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就連處死的文狀都已經發出去了,但是蔡文姬卻顧不得丈夫平時對她的嫌隙,蓬首跳足的就來到了曹操的府上為丈夫求情,曹操同情之下,便放了董祀。這個董祀還算是有點良心,經歷過了這件事情之後,感恩於妻子的恩德,對待她的感情也開始變好了,後來的夫妻兩人是雙雙看透了世事,隱居了起來。

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這個悲慘女人的命運!

縱觀歷史,整個三國基本上都是男人的時代,而這個女人的一生,卻浸透了漢末亂世人如草不如太平狗的時運,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經歷了別人需要幾輩子來經歷的事情,實在是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