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哲學

常識是雲南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為了幫助考生熟悉複習內容,今天雲南中公教育課堂專門為大家詳細解讀2019雲南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古詩詞中的哲學。供廣大考生學習,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

在考試中,對於馬原的考查都佔了一定的比重,而因為哲學的抽象性,再加上考查方式主要以小材料形式為主,所以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這無形中加大了考查的難度。其中,又以古詩詞的考查方式居多,意味深長的古詩詞與哲學相結合也是別有一番趣味。本篇就如何做這類題目進行講解。

古詩詞中的哲學

【例題】下列選項中,和“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所蘊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B.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C.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答案】C 解析:題幹“芳林新葉催舊葉,流水前波讓後波”的意思是:在欣欣向榮的樹林裡,新葉的出現替換了舊葉;在奔騰的流水裡,前面的波浪讓給後面的波浪。這句詩用來比喻自然界的新陳代謝,放在哲學意義上來講,就是說新事物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事物,事物發展實質上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A項“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的意思是夕陽很美好,然而這一切美景將會馬上消逝。表達的意思是舊事物與事物發展的規律不相符合,日趨滅亡。B項“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思是蟬的聒噪顯得森林格外的安靜,鳥的叫聲顯得山格外的幽遠。“噪”和“靜”是一對矛盾,“鳴”和“幽”也是一對矛盾,體現的矛盾對立統一。C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樣燃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意在說明新事物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必然取代舊事物,符合題意。D項“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的意思是拉弓就要拉強勁有力的弓,用箭就要用箭桿很長的箭,意在表明在處理問題時,要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

【方法總結】首先要解讀清楚題幹所給的古詩詞所表達的涵義,即新事物的強大生命力;其次再對每一個選項中所蘊含的意思進行分析;最後得出C項是最佳選項。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古詩分析能力。

【例題】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對立統一關係,矛盾雙方的對立無條件存在,以下符合該哲學原理的是:( )

A.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B.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C.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D. “世人聞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答案】A 解析:A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悲”和“歡”、“離”和“合”、“陰”和“晴”、“圓”和“缺”,這都體現了矛盾的對立統一,符合題意。B項“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人們在地球上,即使坐著不動,因地球在自轉,所以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

,地球在天空轉動,因此地球上的人們也在無形中每日每時都在銀河系裡穿來穿去。意在表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C項“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意思是傾覆的船隻旁邊仍然有萬千帆船經過,枯萎的數目面前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意在表明事物的發展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過程。D項“世人聞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意思是世人都說秋天很寂寥,我卻覺得秋天勝過春天。意在表明對於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說明認識具有主體性。

【方法總結】首先要解讀題幹,即表現對立統一;其次需要認真分析選項中古詩的意思,結合古詩的內涵與哲學知識,進行對應。

中公點評:古詩詞中有大千世界,裡面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準確把握古詩詞所表達的意思是做這類題目的關鍵。因此,需要學生在理解哲學道理的基礎上,與古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一一對應。

以上就是2019雲南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關於古詩詞中的哲學的全部內容,經過上文的梳理與總結,是不是清晰了好多尼!不要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在學習之餘,欣賞一下生活,會讓你的心情像花兒一樣綻放。最後祝願考生們都能夠苦盡甘來,成功上岸!

紅河中公教育(HH-off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