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優秀的“真實改編電影”, 而我們卻沒有

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出現與韓國的電影史和電影制度有莫大的關係。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優秀的“真實改編電影”, 而我們卻沒有

民族電影的觀念:20世紀初期,韓國知識分子成立“朝鮮無產階級藝術同盟(KAPF)”,提出“把藝術作為鬥爭的武器”。KAPF秉承左派文化,宣揚朝鮮民族意識。羅雲奎還最早提出了民族電影的概念,要求影片內容必須反映民族現實狀況。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優秀的“真實改編電影”, 而我們卻沒有

後來,雖然歷史多次劇變,這種現實感,依然存在於很多韓國電影人的意識中。比如著名的“作家導演”李滄東,1995年完成的劇本《美麗的青年全臺》,就是講述為爭取勞動者權益而自焚的全泰一的人生傳記。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優秀的“真實改編電影”, 而我們卻沒有

他其後導演的電影雖是虛構,卻都有真實的社會底色,比如第二部作品《薄荷糖》,就帶領觀眾重溫了光州事件、學生運動、金融風暴等折磨過韓國人的事件。他說,“我覺得人生中經歷過的痛苦是有意義的。我想通過我的電影給觀眾一個答案,就是對人生經歷的痛苦的一個答案。”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優秀的“真實改編電影”, 而我們卻沒有

電影分級制度的產生:1998年,韓國廢除舊的電影法,建立《電影分級制度》。分級制度的產生為“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創作提供更大空間,使得涉及敏感題材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得以上映。正如《殺人回憶》的導演奉俊昊所說:“沒有獨裁,沒有審查,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是幸運的。”

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多優秀的“真實改編電影”, 而我們卻沒有

曲折歷史中的民主鬥志:作為一個在歷史上飽受侵略和獨裁壓迫的國家,韓國的現代民主進程來之不易。有人說,正是這樣一段黑暗的歷史,使得韓國人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格外小心翼翼,不斷反思不斷修正。從這種意義上說,大批韓國電影直擊“現實題材”,揭露“社會傷疤”,也許是在以藝術的名義審視真相,吶喊民主和正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