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如果沒來今日頭條做自媒體,可能我仍舊是芸芸上班族的一員。

儘管我現在仍然是上班族的一員......

好了,皮一下開個玩笑,今日頭條之於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我註冊了頭條號,正式成為了頭條自媒體的一份子,在眾多的創作領域中,我選擇了離我最近的“職場”,一來是我自身就處在這個環境裡,二來則是當時在公司就職的時候,滿心的不爽,想著有個地方可以吐槽,我猜和我有一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抱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態,我開始了初期的內容創作。

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寫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後,我的心態開始有了變化,當時正值與公司關係的緊張階段,平日裡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很多負面的情緒沒處發洩,都被我寫在了頭條號裡,我的文章仍舊充斥著許多黑暗與負能量的東西,漸漸的,推薦數在變少,閱讀量也在變少。

5月份的時候,我與公司的矛盾來到了最頂峰,那段時間焦頭爛額,一邊想著跳槽,一邊想著怎麼和公司撇清關係,這段時間,我把頭條號放在了一邊,似乎要把它遺忘了。

6月份的時候,我請假一個月回老家,可以說,就是這一個月的經歷,讓我徹底的改變了之前的想法。和家裡的親戚們聊天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他們在使用今日頭條,我很自信的和他們說,我可是頭條號註冊的內容創作者,沒準你們就看過我寫的內容呢。親戚們一聽,來了興趣,紛紛搜索我的ID,要看看我寫的內容。

然而再看過之後,親戚們沒說什麼,只是半開玩笑的說,你這是要寫上訪記錄嗎?怎麼這麼多不開心的事。就這一句話,突然讓我意識到:當身邊的人,看到熟人在平臺寫這樣的東西時,他們的內心是很排斥的

。我當然知道他們排斥的不是內容,而是那個心中滿是怨念的我。

而且我漸漸的發現,使用頭條的用戶越來越多了,這意味著我創作的內容可能會被更多的人看到,試想一位開開心心下了班的女孩,打開頭條看到我那些充滿負面情緒的內容時,這份喜悅的心情瞬間就被沖淡,這份快樂就這樣消失了。我開始認真思考,內容創作的真正意義。

7月份回到公司後,我改變了心態,重新以一個積極的態度開始,焦慮和抱怨都拋在腦後,同時我也認真的思考,今後的頭條號應該怎樣去運營,內容的方向怎樣定位。在經過了一番思考過後,我決定做一些搞笑的內容,職場人上班工作已經很累的,他們需要一些輕鬆的東西。

轉型之後,我很快就收穫了回報,連續的原創搞笑內容,得到了很多用戶的認可,看著評論區裡的那些“神回覆”,我自己也被逗的哈哈大笑。

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本以為我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成為一個職場領域的搞笑作者,但是緊接著發生的一件事,又一次給我,和我的頭條號帶來了轉折。

上個月初,一位好朋友和我說,感覺現在自己的知識越來越不夠用,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會的又多又努力,感覺自己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其實我的感觸很深,我公司也有很多厲害的年輕人,我同樣深知這些年輕人有多厲害,聽完朋友說的這些,

我覺得有另一件事更值得我去做:傳遞知識

經過了幾天的準備,我徹底轉型為一名職場領域的知識型創作者,因為我自身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而且日常離不開讀書,所以我把看過的書拿出來,做深刻的拆解,呈現在平臺上。開始的時候我很擔心,怕這樣突然的轉變會帶來粉絲的不適應,但是就在我糾結的時候,頭條給了一針強心劑:我的文章被青雲計劃選中了。

除了提供各大新聞外,今日頭條還能幫我解決焦慮

這個獎勵對於我而言,無異於是最大的鼓勵,同時這也堅定了我要做拆書的想法,把知識呈獻給更多職場人,讓碎片化的學習更有效率。

這就是我的2018頭條時刻,我覺得這個故事用另一個標題會更有趣——“焦慮青年內心黑暗,竟是今日頭條將其淨化”,這當然是玩笑話,但是毫不誇張的說,的確是頭條讓我有了新的想法,改變了我對事物一貫消極的態度,我希望能把這份新鮮感貫穿我的整個人生,把更有價值的內容傳遞出去,讓更多的人收穫一份意想不到的美好。(文 | 周小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