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智慧故事

三字經智慧故事

【故事】

在我國的東漢時期,有一個叫朱暉的南陽人,由於他品德高尚,樂於助人,受到了大家的稱讚。

朱暉與當時的一位叫張堪的大官是同鄉。這位張大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他非常的器重朱暉的才學,可是朱暉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太學生,與德高望重的張大人交往,會使人對張大人有意見,於是便刻意不與張堪交往過密。

有一天,張堪突然對朱暉說,你是一個懂得道理,懂得把握自己的人,是個值得依賴的人,我願意把家小託付於你。由於不知道張大人因為什麼事情說出了這番話,朱暉只好恭敬地拱手相應,沒敢問明其中的道理。

後來,朱暉許久沒有和張堪互通音信,有一天,竟然聽說張堪去世了,他這才明白了張堪當時那番話的原意,便立刻奔往張堪家中。

張堪是一名清官,雖然官職不低,卻沒有給家人留下什麼遺產,家人的日子過得非常的清貧。朱暉出於對張堪知遇之恩的感激,也為了履行當初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所答應的張堪的託付,他常常千方百濟地給他的家人接濟錢糧,並照顧他的家人。

朱暉還有一個一起讀書長大的朋友名叫陳揖,他們兩個志同道合,是名副其實的知已。可惜的是,陳揖排的妻子剛剛懷孕不久,陳揖就生病死了。

陳揖的兒子陳友出生後,母親一個人撫養他,生活非常的艱苦。朱暉把陳揖的兒子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又接濟錢糧,又教他讀書學義,沒過幾年,陳友便才識過人,品學兼優。

多年以後,朱暉的好友南陽太守有意提拔朱暉的兒子到府中做官,朱暉沒有派自己的兒子去投奔南陽太守,卻向他推薦了德才俱佳的陳友。

南陽太守看到朱暉沒有讓自己的兒子來做官,卻向自己推薦了另一位賢才,於是便召見了陳友,果然,陳友的學識和朱暉所說的一樣,太守很高興,馬上給陳友安排了職務。陳友在工作中十分努力廉潔,太守非常賞識他。

朱暉的種種義舉感動了世人,人們誇他是一個古往今來難得的好朋友,後人稱他為“千古一朋”。為人處世的“禮義、仁、智、信”的準則,朱暉樣樣佔,可見後世之人的評價並不誇張。

下面我們再來講一個外國的有關於友誼的故事。

在19世紀的英國,有一個最誠實的小夥子,名叫漢斯。他住在一個農舍中,每天都在自己的花園中勞動。整個村莊裡,沒有哪一個花園可與他的花園相比。

小漢斯有許多朋友,但是“最忠實”的朋友是大個子磨坊老闆。“真正的朋友必須分享一切”磨坊老闆經常對漢斯說。於是,這個富裕的磨坊老闆每次經過漢斯的花園時,總要摘一大把鮮花,如果碰巧是果季,他就用李子、櫻桃把自己的口袋塞得滿滿的。

看到磨坊老闆從來不給小漢斯任何回報,鄰居們都感到十分奇怪,但漢斯卻從沒為這些事情煩惱過。

春、夏、秋三季漢斯都非常幸福,但是每當冬天來臨,他便感到飢寒交迫而且,非常孤獨,因為這段時間磨房老闆是不會去看他的。

”在冬天去看漢斯是沒有什麼益處的,”磨坊老闆經常對他的妻子這樣說。“當一個人正處在煩惱之中時,我們必須讓他獨自呆一呆,不去打擾他們,這是我對於友誼的看法,我堅信我是對的,所以,我將等到春天到來時再去看他。“

“我們為什麼不請小漢斯到家裡來?”磨坊老闆最小的兒子說道,一“如果可憐的漢斯正在煩惱的話,我將把我的粥分一半給他,還要拿我的小白兔給他看。”

“好傻的孩子,你真是!”磨坊老闆嚷道,“我真不知道送你去讀書有什麼用,你簡直沒學到任何東西。我告訴你,如果小漢斯到這裡來了,看到了我們溫暖的爐火和豐盛的晚餐,還有那紅的葡萄酒,他便會嫉妒我們。嫉妒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如果漢斯到了這裡,他將要我賒給他一些麵粉,麵粉是一件事,友誼是另一件事。這兩個詞拼法就不同。我可不能這樣做。“

冬天結束了,櫻草花開了,磨坊老闆便去詢間漢斯冬天過得如何。“多謝您好意間起這事,”漢斯說,“我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但是現在春天來了,我感到相當快樂。我所有的花草都長得很好哩!我準備到市場上賣些錢,以把我的手推車重新買回來。”

“買回你的手推車?這意味著你要把這些花賣掉。這是件多麼傻的事情呀!”

“是呀,你不知道,我去年冬天非常難捱。為了吃飯,先是賣掉了禮服上的銀紐扣,接著又賣掉了銀鏈子,然後又賣掉了菸斗,最後賣掉了手推車。但是我現在準備把它們都買回來!”

“漢斯,”磨坊老闆說,“我將把我的手推車給你。不過它不是很好,車輪子有些毛病。”

“好呀,你對我真是太好了。”漢斯說,“我屋裡剛好有一塊木料,可以很快把車子修好。”

“一塊木料!”磨坊老闆驚奇地說,“我正想找塊木料去修我的屋頂。我屋頂上有個洞,必須修補。我既然把我的手推車給你了,你就該把木料給我。”漢斯說:“沒問題。”便跑進另一個房間把木料拿了出來。

“現在,既然我給了你手推車,我相信你會給我一些花作為回報。這裡有個籃子,把它裝得滿滿的吧!”“滿滿的?”小漢斯睜大了眼睛問。這真的是非常大的籃子,他要把他所有的花都摘下才能裝滿它。他看上去很悲傷,想起真正的朋友不應該自私,小漢斯便跑去摘下他所有的櫻草花,裝到了磨坊老闆的籃子裡。

磨坊老闆說了聲“再見”,便扛著木料,挎著籃子,爬上山往自己家走去。

故事中的磨坊老闆,對待朋友不仁不義不講信用,只知索取,不知回報,一個連一點做人的準則都不具備的人,這樣的人非常令人瞧不起,根本不配有朋友。

五常中的“禮”是遵守禮儀和規範的意思,“義”的意思是道義,“仁”意思是仁愛、仁德,“智”的意思是才識和道理,“信”指的是守信、遵守諾言。小孩子從小就要懂得這五項做人的基本準則,千萬不能做一個無禮無智、仁不義、不講信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