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导读:大家都知道,自1840年后,中国就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昏庸无能,百姓苦不堪言,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迫使晚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在蚕食我们的领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众多仁人志士发起了变法运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戊戌变法,因其从开始实施到最终结束仅历经了103天,故又被成为百日维新,最终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改革派的失败而告终。那在这场运动中对于清廷来说首功之臣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荣禄。

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荣禄

荣禄何许人也?他出生于公元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是满洲正白旗人,可能大家看清朝的电视剧中大约知道,满洲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其中以正黄旗和镶黄旗为最高,每一旗都有旗主,而我们的两黄旗旗主基本都是每一任皇帝或者其最亲近的亲属,可见其地位之尊崇,而后来满洲八旗分为了上三旗和下五旗,而镶正旗就是上三旗的第三旗,地位仅次于两黄旗。

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慈禧

荣禄的身世背景也是同时代的其余重臣所不可比拟的,他的祖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后金时代(1616——1636),是后金开国五大理政大臣之一的瓜尔佳.费英东,瓜尔佳氏家族自此开启了在后金和清朝的开挂人生。到了荣禄的祖父塔斯哈时,官居喀什葛尔帮办大臣,在疆场上为国效力最终光荣战死,而伯父和父亲长寿在与太平军战斗时也是骁勇善战,最终战死沙场,祖辈父辈的一门英烈深得当时的咸丰皇帝赞赏,称瓜尔佳氏一族“世笃忠贞”,而我们的主人公荣禄也是靠着这份祖辈的荫宠在官场做的风生水起。

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荣禄剧照

然而事情并非荣禄想的如此简单,在咸丰年间任职户部管理银库的员外郎期间,因为贪污一事几乎被当时的大学士肃顺砍头示众,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知用了什么锦囊妙计,荣禄竟然轻而易举地逃脱出来,并且还花钱在地方买了个候补道员的官职。光绪初年的时候,他被提拔为工部尚书,这次又是因为贪污,被朝廷贬职赶出了北京,想来咱们这位荣禄大人也是够执着的,一种错误一犯再犯,不过这一次他又找到了时机成功逆袭,最终成为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心腹。

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慈禧剧照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成功帮助慈禧太后一次次地铲除异己,1861年辛酉政变后,因帮助慈禧成功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被封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一直作为“后党”中坚力量的荣禄一边事事顺着慈禧老佛爷的意,另一方面在为慈禧考虑着后路,乃至最后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出逃后,荣禄对负责与联军谈判议和的李鸿章和奕劻交代:只要不有损慈禧本人利益的条款一律答应,这就直接造成了后来连本带息近10亿两白银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把这件事办妥的荣禄到了西安遭到了慈禧空前的礼遇,授其黄马褂和顶戴花翎,并且亲自下旨为荣禄的幼女瓜尔佳.幼兰指婚,命其嫁入醇亲王载沣府中做福晋,而大清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便是出自福晋之手,这样看来荣禄算是宣统皇帝的亲外公了。

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荣禄剧照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荣禄去世,慈禧赐其谥号为“文忠”,追赠太傅。纵观荣禄的一生,无论身世背景、投机手段等如何高明,这都不是他一直被慈禧所保护的关键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和慈禧的非比寻常的关系。根据晚晴历史研究专家贾英华所著的《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中记载,慈禧的乳母关氏同时也是荣禄的乳母,并且两家的府邸离得很近,按照俗称这就叫青梅竹马啊,这也是为什么荣禄一直受宠的关键性原因。

清末第一宠臣:两次被贬迅速复起,原因竟是与慈禧非比寻常的关系

慈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