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 www.sinobd.com导言】解决一个产品动销的问题,可以换个角度重新分类分组,这样的产品策划就实现了从单品到解决方案的跨越。


产品卖不出去,动销慢的原因很多。但肯定不只是产品本身出现了问题,更多时候是买产品思路出现停滞。

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先说一种方式:套装化

比如:医疗普及到户这本身很有必要,但单个医疗产品如何选择就是个问题,每个家庭分别买各种产品很令人头疼。于是商家就考虑把产品分成各种“家庭医药箱”“家庭救护箱”,而针对户外活动群体,推出“野外急救包”。东西好不好不重要,但打包后解决了消费者选择麻烦的阻力。

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再比如,某卖儿童科学实验DIY玩具的厂家,一改过去销售单个商品的模式,变成包月套装,交够一定期限的会员费用,每个月收到到一套不同的科学玩具。

当小朋友对某个玩具热度消退的时候,新的创意玩具又来了,每个月不需要你去选择判断,都有最新潮的科学玩具带给小朋友不一样的惊喜。孩子高兴,家长省心。

还有一家卖鲜花的公司,叫“花点时间”,据说高圆圆参股的。模式是“包月鲜花”,卖点在于“每周一花的小幸福”,会员只花100多元,就能每周收到当季最潮的鲜花组合,对于那些喜欢鲜花装点环境的女性,这种方式高效达到了她们想要的结果:不用自己操心,生活就有鲜花。

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至于朋友圈的拍照分享,发社交网络,让这种模式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而当事人也非常乐于这么“炫耀”。

你以为卖的是“打包的产品”?其实卖的是一种产品解决方案。

卖解决方案剧增加了销量,增强了顾客黏度,还能从同质化产品竞争中突围。

但“打包”就那么简单么?

一般情况下的确比较简单:帮助消费者达成完整需求:

买健身课程,打包提供健身用品+健身食品卡

买钓鱼竿,打包一套吊钩+线+浮标+鱼饵+支架+.......

买相机,打包一套UV+电池组+擦镜头器+相机包....

........

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全套要做足

总之,一切都让选择困难症的你觉得:太省心了。尤其对小白用户,这是绝对的福音。

但对企业来讲,要实现从产品到解决方案的跨越,不止是一个打包组合那么简单。

卖产品和卖解决方案,从思路到手段都是有差异的。

卖产品:我有一款产品,我要放大产品优点,让客户接受并购买,;

卖解决方案:客户痛点在哪,我就找到痛点,并转化为爽点,实现动销更多的货,提升销售率。

最重要的是,卖解决方案本质是服务思维,重心提升销售的价值感。

正因为如此,解决方案不是表面上变单一产品为多个产品,而是产品背后融入了更多的贴心服务或增值项目,本质上是卖服务,而这个服务效果的实现,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

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前段时间网上买了某家的电视机,大家都知道买电视的过程:先送货方把电视送到家,之后等待安装方来安装,分别为2组人马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实际上却是,送电视方在送来前会来电话确认:1、是否既定时间家里有人接收;2、电视需要挂墙么?

因为电视原配件里不含挂墙支架。送货方直接告知若需要挂墙,他们提供打洞安装服务,收费嘛,打洞安装不收钱,支架购买需要支付200(看,商家不留痕迹地收了费)。

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解决方案!

你看,送货方直接抢了安装方的生意。而对用户来讲,少一个环节节省了等待时间,何乐不为!

很简单的服务前置,电视企业是否有所触动?打包一定要干脆,环节少,更便利和高效,一步到位解决全部痛点。

有人说,解决方案会提升单品价格,会造成销售阻力。其实,用户也在权衡,你提供的所谓解决方案,是否真值,买单品划算还是买套装更好。

这里,就看企业对顾客痛点把握能力了,需要设计一个让客户省心又高效的产品+服务组合。如果你的解决方案给客户造成套路的印象,那这个计划就失败了。

考虑下用户购买产品本质是什么?使用体验价值,也叫

至于价格,难道你忘了啥叫性价比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