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以史为鉴,可以明兴亡。很多历史的真相,因为一些史学资料的失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笔者在这里换一个角度为大家解读荆轲刺秦。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故事背景:

公元前227年,发生了天下皆闻的一件刺杀事件——荆轲刺秦。这个行动背后的推手是燕太子丹。那么太子丹作为燕国实际的大boss,他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场以国运为赌注的豪赌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个人恩怨。

春秋战国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的盟约,不管这个盟约是违心的,还是主动签约的,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往往会将自己的王子或者其他重要的人物送到对方的国家里去,目的呢让对方放心。

人质在对方的国家中啊,人身安全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内心的阴影面积都不小。燕国是一个小国,作为人质的太子丹在秦国这样的强国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在情理之中。既然不被尊重在外人看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太子丹为什么会如此愤恨?这其中啊,别有内情。太子丹和秦王嬴政在年少的时候都曾在赵国做人质,哥们们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一起吃过苦,共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受苦的时候,哥们弟兄感情很好。后来嬴政回去做了秦王,太子丹呢,却阴差阳错又被送到秦国做人质。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太子丹显然过高的预期了在秦国的待遇,可是秦王嬴政根本不买他的帐。小伙心凉一半,其实太子丹政治上太不成熟。你想人家嬴政现在是超级大国领袖级人物,谁愿意身边有一个人老提自己曾经灰暗的历史,给自己添堵呢。太子丹相当不满,找个机会偷偷的从秦国溜了(证明秦王对它不错,并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从主观情感上来说,他对秦国充满了仇恨,对嬴政更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第二个原因特好理解,国仇家恨呗。

秦王嬴政不满足只是称霸于天下,他要成为天下苍生实际的主宰。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战国末期,秦国强力扩张,秦军已然亡赵,俘获赵王。赵燕两国唇齿相依,太子丹完全可以想象赵亡之后燕国的下场。

主观感受加上客观现实,逼迫着太子丹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阻挡秦国,如何报复嬴政?无奈啊,燕国国力弱小,他只能剑走偏锋,实施非对称性打击,策划对嬴政实施斩首行动。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刺客人选

太子丹亲自抓落实,燕国各级官员效率非常高。一名将军很快引荐一代大侠田光,大家可能根本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实际上他才是当时名扬于天下的高手。但是岁月是把杀猪刀,田光已经上了岁数。“这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田光老哥当场就认怂了,说这个“好汉不提当年勇,自己风烛残年,根本难以承担重任。”但他自己心里明镜似的,这个事儿,自己听说了,性命难保。荆轲是否无意间的罪过这位爷,我们不得而知。田光给太子丹推荐了荆轲。这样荆轲躺枪成了刺秦的第二个人选!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荆轲的挣扎

田光很快找到了荆轲,先套近乎,后猛一通忽悠。然后呢告诉荆轲,太子殿下有事找他做。荆轲这哥们儿一听挺高兴,非常激动。因为荆轲本人呢,有强烈的政治报负,很想出人头地。随后,田老爷子突然说出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话后就自杀了!他告诉荆轲:“太子丹特意叮嘱不让我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泄露出去,为了确保此事万无一失,既然您知道了,我要杀人灭口,放心兄弟,我不杀你,我要杀的人是我自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荆轲当时的表情。一个一直受人尊重的老前辈,因为推荐了自己为国效力而死。更关键是田光对荆轲,留了一手。荆轲压根儿就不知道这是一项什么样的重要任务,所以荆轲当时的心情一时激动,二是好奇。好奇害死猫,冲动是魔鬼呀。所有的好奇与期待在见到太子丹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失望和绝对的打击。荆轲到此才知道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跳进了别人编织好的陷阱里。

荆轲是一个文人,只是赶时髦学了几手剑术皮毛。他的梦想是相卿于王侯,决不是当一个砍人的流氓。《史记》是这样记录的荆轲的态度:“久之,荆轲曰:额,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意思是荆轲愣了很久很久,才对太子丹说“这事有点大,我这个笨拙无能,难以完成使命。”荆轲缜密的思考后他拒绝此事,笔者思考归纳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荆轲不具备做刺客的思想基础。荆轲是个读书人,是个有强烈建功立业理想的文人,他幻想的是一智力来求生存,所以他来燕国之前才会以“术"来游说卫元君。

第二荆科不具备做刺客的感情基础。刺客不完全等同于杀手,杀手是个岗位,是生意,给钱就行。刺客更看重于恩情或者有一种报恩的心态去杀人。首先荆轲和嬴政没有仇恨,和太子丹也谈不上交情,甚至田光也只是他尊敬的的一个老前辈而已。《史记》原话是这样的“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这说明了田光和荆轲只是泛泛之交而已。他为太子丹犯不上玩命。

第三,荆轲也不具备做刺客的客观条件

我记得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里张丰毅演的荆轲身手了得,果敢而勇斗。但历史的真相是荆轲从来没与人争斗过,他的剑术不入流才是真正的事实。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命运的绝路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荆轲不愿意去刺秦。他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但知道自己已无路可走,只能接受燕太子丹的安排。虽然他被任命为上卿,住进了高干可以享受的宾馆套房,每日大鱼大肉,美酒美女,但是他时刻盘算着,与命运做最后的抗争,他从未放弃思考如何解脱这一危局。荆轲采取的计策是:

一、以不变,应万变。使劲拖延,过了很久,他都没有行动,这根本就是消极怠工嘛。

二,以进为退,荆轲,不傻,他知道一直拖,也不是好办法,需要另想办法才能求得主动。太子丹催促荆轲上路时,荆轲提出来了,两个条件,他说要想让我做刺客,必须能够让我接近秦王才有机会完成任务。要接近秦王就必须先让秦王信任我要让秦王信任我,你太子丹就必须有非常拿得出手的礼物。太子丹一听,嘿,有道理啊。这时候,荆轲,提出要获得秦王的信任,必须有两件信物: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

樊於期是秦国的将军,他一次战败后畏罪潜逃,来到燕国投奔太子丹。秦王嬴政的脸被抽的“啪啪”响,始皇大帝天颜震怒,严令悬赏捉拿樊於期,明码标价取得他人头者将获千金,同时可被封为万户侯。督亢这地图咋回事呢,这个地区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体的位置在今天河北涿州市东,跨涿州高碑店,固安市县界。当时是燕国著名的富庶地带,奉上此图啊,就意味着投降。条件让太子丹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上面我说过了,太子丹发动这项行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以为受了嬴政的侮辱,樊将军背叛秦国来投奔自己,如果把此人的人头砍下送给秦王,太子丹将成为薄情寡义,见利忘义的小人,将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很显然,太子丹对这事有心理障碍。果然太子丹听完后方寸大乱,说出了荆轲期待已久的话:“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但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唉,这下可好了!荆轲等的就是这个,好啊,你说不行,可不能怪我托喽。但是,荆轲乐昏了头,犯了一个人性上致命的错误。他自以为是的想,万一哪一天太子丹为了自己的利益,真的把樊将军出卖了怎么办?他干了一个把自己逼上死路的蠢事,他私下里去见了樊将军,告诉他亲过悬赏他人头的事,并隐晦的暗示太子丹也知道此事。荆轲本意是提醒樊於期提防,保护好自己。因为啊,樊将军性命无忧,他也就性命无忧。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刺秦就是白日梦。历史在这儿游戏剧化的转了个弯。樊将军孤身一人从秦国逃到燕国,自知天下无处藏身,整日提心吊胆,导致精神崩溃。而荆轲这一段话,恰恰是压垮了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老樊自杀了。原文是“遂自刭"!

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后面的事儿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就这样隆重的登上历史的舞台,阴差阳错之间,荆轲,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无可奈何之下,在易水河畔情难自已发出了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样的苍凉感叹。

与其说是荆轲临行的豪言壮语,不如看作他绝望的心情写照!

别扯淡了,荆轲根本不想刺秦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