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导语

当高管有离职创业的想法时,作为董事长,需要引导高管算好人生的根本大账。什么是人生的大账?那就是:既要追求事业的成功,也要实现生命的成长,如此,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度过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的人生。

问:

我们公司的一位高管萌生自己创业的想法已有很长时间,合伙人、资金流等等的条件几乎都已具备,却始终没有迈出辞职的最后一步。让他心生纠结和怀有顾虑的是:放不下多年以来董事长那如父亲一般的看护与关怀。面对这样的高管,我该怎么办?

答:

人这一生,要去算一笔人生大账,但绝大多数的人,却很容易去算小账。什么叫人生的小账?就是眼前摆着A、B、C三条路,算算哪条路对我来说个人价值最大,比如物质收益最多、影响力最广,就决定走哪一条。通常我们都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来抉择人生道路的。

然而,走这样的路却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值得他人尊重、信任与托付的人,也无法保证我们的子孙可以继承这份物质的收益与影响力。我们唯一能够传承给子女的,是以自己生命所体验到的圣贤教诲,而只有走一条利益到许多人的路,我们才能获得这样一份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对每家企业而言,今天这个时代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在这样一个如此关键的时期,对于高管而言,既然你的董事长对你那么好,那么你至少应当助他完成重大的3.0战略升级,让你们的企业也走上一条可以利益人心的道路,实现基业长青的发展。如果你真的把董事长看作父亲,你一定能听到他心底的渴望,他渴望有一个人能在大家犹豫、徘徊甚至撤退的时候,站出来独当一面。

我们要果断担负起责任!相比去做一件让自己受益的事,在担当的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尊重、信任和托付的人,这样的机会才不能错过。我们既可以事业有成,也可以展现生命的光辉,这才叫算好了人生的大账,如此,才能度过富有意义的人生。

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问:

看到身边的人,为了名利拼命去干一些事情,忍不住劝说他们放下名利,但又觉得自己不该打击他们的渴望和能量。要如何更深一步地看待名与利?

答:

与其说更深一步地看待名利,不如说更完整地领会圣贤思想。在《与黄诚甫书》中,阳明先生讲:“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立志道德的人,其实并不否认功名;追求功名的人,也不一定要否认富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不能简单用名利这样的概念,去评判身边的人和事。今天我们建设3.0战略,将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久,也会让许多人收获一份名利,但这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名和利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我们既不能贪求,也无需拒绝。

所以,当你身边的人有机会,愿意全力以赴地投入热情去做一件事时,不要打击他,不要泼冷水,我们要去支持他,并且特别重要的是,把圣贤的教诲奉献给他,把我们学习圣贤文化后的生命实践分享给他,告诉他还可以做的更好、更有价值、更值得赞叹。

阳明先生一生立德、立功、立言,那是一份别人难以比拟的名利,但因为他立足利益民众,所以这份名利不仅没有带来不好的影响,反而让更多人见证了圣贤的伟大。所以,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不是名利,而是能否走在正确的路上,真正利益更多的人。

如何才能确保自己并且引导别人走在正确的路上?根本还是明心、净心,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真正地去爱身边的人。心对了,事上就不会跑偏。

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问:

作为医疗器械生产商,我们企业主要生产用于治疗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光疗理疗设备,在市场上已经流通了30年。其价值毋庸置疑,但其市场占有率和消费者认可度仍然不高。面对市场阻力和同行竞争,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答:

首先我们要反问自己,是否一厢情愿地将自己产品的价值放大了。从用户角度来讲,理疗仪器包括声光电热磁,用户的选择范围不仅限于光疗或者其中任何一种理疗方式。

老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痛点在哪里?我们是否听得到老人心中无声的呼唤?真为老人的健康着想,除了一个理疗仪器,我们还能为老人带来什么?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事实上,我们会放大自己的价值。就像我们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如果被别人打断,我们就想让对方停下来,听我们把话讲完,这就是把自己价值放大三倍的表现,这份心理偏见其实是对我们最大的障碍。

一个产品在行业中能存在30年,一定有它特定的价值,这叫真理的力量。而今天,我们需要展现的是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包括倾听周围人兼客户的声音。周围人不仅仅是客户,更是我们亲近的人,他们的话尚且不能进入我们心中,其它人的话我们怎么可能听的进去?听不进他人的话,如何能去利他?这份小我堵在心中,我们就很难利益到他人。

从我们自己来看,家里老人整体上或许都很健康,但年岁大了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别人经常推荐的诸多产品,基本上我们很少用,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产品,能对症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我们何乐而不为?我们需要这个产品,但我们不知道谁值得我们信任。不在于这件东西买回家中,我们花了多少钱,而在于它是否能解决问题,或者它与实际呈现的最终效果是否一致。将这项设备搬回去,如果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不仅占地方,摆放都是个问题,仅仅由于这个,顾客都可能再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说法。

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走过30年,未来想要走的更远,需要展现的是人格的力量。唯有展现人格的力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展现人格的力量,要求我们讲肺腑之言,要恭敬地尊敬客户和消费者,倾听他们的声音。听得到客户与消费者的声音,以肺腑之言直接抵达他们,让客户知道我们做的究竟是什么。

保健品、保健器材,之所以在过去多年普遍遇到一些瓶颈,就是由于在过去的若干年间,大家共同形成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消费者不知道可以信任谁。越是信任缺失的地方,也是3.0机会最多的地方。所以今天,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的能站出来,以人格的力量脱颖而出。

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要将小我放下,以一颗空灵、谦卑、至诚、质朴、恭敬的心,面对消费者和周边的人。与此同时,建设我们的心灵品质。心灵品质不断提升的时候,就能听到大家的声音,听懂身边人、客户、消费者的话外音。话外音就叫是无声的呼唤,这才是真正的突破瓶颈。

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问:

我们的互联网产品,用户增长速度非常缓慢,用户反馈也很不理想,活跃程度非常之低。在这样一个瓶颈之下,应如何做到无我利他,把客户装在心里?

答:

如果我们想把客户装在心里,首先要愿意把客户装在心里,其次要能够把客户装在心里。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算真正地把客户装在心里。

第一方面,愿意把客户装在心里。我们需要通过明心的功夫来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战略是什么,如何才能度过美好的人生,如何把企业变成一个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平台。真正明心后,我们才愿意把客户装在心里。否则,我们惦记的只是客户的钱口袋,并非客户本人。

第二方面,能够把客户装在心里。我们确实愿意把客户装在心里,可是,如果没有足够宽广的心胸,我们怎么能把别人装在心里呢?

有一位演员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可以扮演很多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言谈举止大体上我都能做到惟妙惟肖。可是,我总也演不出他们的眼神。”别人问他:“这些伟大的人物心中都装着数千万乃至数亿的人民,请问你心里装着多少人?”他说:“我心里只装着我们一家三口再加上导演,总共四个人。”

心中装着四个人和心里装着无数人的眼神,怎么会一样呢?

所以,我们要净化自己的心灵,要做反省。反省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心中的瓶子盖打开,把瓶中苦水倒出去。此时,圣贤的雨露才可能进来,我们对于他人、对于客户的爱和承诺才会更真实而诚恳。对他人的胸怀和仁爱等都是需要建设的,唯有建设自己,才能真正地把客户装在心里。

当我们愿意把客户装在心里,并能够把客户装在心里的时候,再来规划战略方案,自然而然就是3.0方案。如果,我们没有做明心和净心的功夫来建设自己的心灵,此时做出来的3.0方案,难免形似而神非,没有力量。因为这个方案没有和我们内心生命的源泉链接起来,所以它仅仅是一张纸。

换一句话讲,自己心中没有力量,那么,做出的3.0战略方案仅仅是一张纸而已。所以,归根到底就是要建设自己。

如何帮助高管算好人生的大账?|商业实践问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