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荷清寒|從崔永元來聊聊抑鬱症

若荷清寒|從崔永元來聊聊抑鬱症

《南方週末》光榮之路2010年度•第二屆中國社會責任年會暨頒獎盛典5


來源:若荷清寒(ruoheqinghan)


崔永元患抑鬱症,這個眾所周知。

這裡只想談談抑鬱症患者的特點。

心理學家說,抑鬱症患者至少兩大特點:1自我攻擊;2邊界不清。

喜歡自我攻擊的人,就像一個革命勇士,內心裡有一把嚴格的標尺。

曾奇峰在《幻想即現實》中也寫到一個案例。

崔永元有一次參加國際性的心理治療大會,攻擊了在場的心理醫生。

其實,就算我們沒有參加過這種心理治療大會,也清楚小崔的個性,犀利一針見血。

他把自己的心痛傳遞給了別人,給別人帶來了強烈的痛苦。

也許心理醫生水平太差,不能滿足他的需求,然而作為大會邀請嘉賓,很多人對不專業素養可能就一笑而過,置之不理吧。

抑鬱症患者呢,可能就會揪著不放,不能容忍小瑕疵。

心理學說,抑鬱是自我嫌棄的結果。

原因在於,對自己要求過高,內心裡又裝有太多天真的夢。

為了實現某種理想,肩負起過重的責任,一旦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容易產生抑鬱。

這種抑鬱的表現,只是在提醒你自己,你對自己太嚴苛了。

一個內心對自己嚴厲的人,處處要求完美,難以真正接納自己,如果不能攻擊別人,只能向內攻擊自己。就像頭上懸著一枚利劍,哪裡不舒服就刺向哪裡。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上對自己最不好的人,恐怕就是自己了。你嫌棄最多的人,也是自己。

一個真正接納自己的人,也會對別人包容。他能接納自己的小毛病,也就能理解別人的不痛快。當然,共情力太強的人,也容易患心理疾病,因為邊界不清。

很多心理學家也都認為,人的一切心理問題都是人際關係造成的。而人際關係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邊界不清。

自己的事情沒有管理好,就操心別人的事兒,還杞人憂天老天的事。

如果總是看見世界的不美好,總是拿自己和優秀的人比較,不用想也知道,該有多累!

當然,我並不是說小崔不該管那麼多事兒,這些事傷害了他,他當然要披露出來。

按照曾奇峰老師的說法,一切患者,不管他做了什麼,都應該被祝福,而不是被攻擊。否則,我們不也成了這樣的人嗎?而且得抑鬱症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這種病更需要的是包容和鼓勵。而不是盲目的否定和打壓。

每個人都有脆弱、自卑、抑鬱的時刻,我們不希望被別人看見,甚至連自己都不想看見。但是,又渴望有人能懂得。

如果情緒不能被看見,它還是會發生。

任何一種情緒的發生,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情緒的表達,目的在於共情(被理解)。

心理學說,沒有不好的情緒,只有不被理解的情緒。

它是一個人內心聲音的傳聲筒,在訴說著什麼心靈渴求的東西。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認識抑鬱情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也許人一輩子都在與自己和解,學習如何接納和認同自我。

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期待,你怎樣我才會對你怎樣。

你要乖,我才會喜歡你;你要聽話,才是乖寶寶;你要努力工作,才能值得更好的東西……不可否認,在一個很多東西不被認同和讚許的環境下,被允許和被接納多重要啊!


內心有一種微弱的聲音,你可以犯錯,你可以哭泣,你可以失敗,你可以焦慮,你可以不自信,你可以不必那麼緊張,你可以不被人喜歡……抱抱自己內心的小孩吧,要允許它表達自己的情緒。

若荷清寒:咸寧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多篇文章刊登於《意林》、《青年文摘》、《瘋狂閱讀》雜誌上。為你分享思想價值、解答心裡疑惑,是你的閨蜜益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