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01

1922年10月1日,安徽合肥三河鎮(今屬肥西縣),一個小男孩呱呱墜地,誰也想不到,多少年後,這個小男孩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就是楊家長子楊振寧。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貢獻究竟有多大,外行無法評價。世界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在2000年評選出過去1000年影響世界的傳大的物理學家,全人類總共只有20多人上榜,楊振寧在這個評選中名列18位,並且他還是這個榜單裡唯一一個活著的物理學家。與他一同登上這個榜單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已作古的大師,包括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定諤,波爾,海森堡等等……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從這個評選來看,楊振寧不僅是最偉大的華人物理學家,而且算得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然而在坊間,楊振寧卻被很多人吐槽。原因一是楊振寧在夫人去世後一年與翁帆攜手,被民間輿論稱為“不倫之戀”。二是說楊振寧在年輕時在美國不回來,是不愛國,臨到垂垂老矣,幹不動了,回中國來了。

現在說說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和戀愛故事。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武之教授)

楊振寧的父親在民國時期也是大名鼎鼎。他就是著名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楊武之。

楊武之(1896—1973)原名楊克純,武之是他的號。安徽鳳陽人,1896年4月14日出生於安徽合肥。

楊武之由父母作主,在幼年時即和同鄉羅竹全之女羅孟華訂親,並於1919年完婚。羅孟華的文化不高,一直操持家務。他們夫婦之間感情甚篤,終身不渝。

1922年,長子楊振寧出生。1923年春天,楊武之順利地通過安徽省的公費出國留學考試。隨即離別妻子和未滿週歲的兒子,隻身赴美國留學。

楊振寧小時候,至少不是一個最守規矩的孩子。據他自己說,清華的每一棵樹他都爬過。

4歲時,母親開始教楊振寧認字,一年多的時間楊振寧學了3千個字。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1957年楊武之和楊振寧一家)

1928年,父親楊武之自美國歸來。同年楊振寧隨父母赴廈門大學,進小學二年級。

1929年,楊武之應聘清華大學任教,舉家赴平,居於清華院西院十一號;楊振寧入讀教員子弟學校成志小學三年級。當時學校裡面有兩個“大頭”,一個是楊振寧楊大頭,一個是俞平伯的兒子俞大頭。

1942年,楊振寧畢業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本科論文導師為北京大學吳大猷教授,後考入該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學部(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王竹溪教授。

1944年,楊振寧研究生畢業。1945年,得到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02

楊振寧17歲時,在西南聯大曾遇見一個叫張景朝的女生,她引人注目,漂亮活潑,是數學系的學生,而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教授是數學系主任,所以這些同學常常到楊振寧家裡找其父親。因此,楊振寧認識了張景朝。

有一天,張景朝沒來之前,楊振寧稱其心境像一個很平的湖水,得知她來了以後,以後幾個月波濤洶湧,使得他心裡頭很煩燥,後想了想,認為這個不好,這對其前途不好,所以楊振寧決定,現在不是交女朋友的時候,應該集中注意學習的工作。他的朦朧的初戀情感無疾而終。

1944年,楊振寧在西南聯大唸完六年書後,教了一年中學,教學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班上一個女學生杜致禮。那一年,杜致禮17歲。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杜聿明)

杜致禮(1927年12月 — 2003年10月),陝西米脂縣人。其父是杜聿明,系國民黨高級將領(陸軍中將),母親曹秀清。

杜致禮出生軍人家庭,從小受到嚴格教育,酷愛文學和音樂。父親軍旅生涯繁忙,杜致禮從小隨母親曹秀清生活。母親賢淑達理,勤儉節約,杜致禮深受她的影響。

1946年,杜致禮考上了北平教會大學輔仁大學中文系。1947年底,杜致禮陪同終日臥床的父親杜聿明赴美就醫,不料在上海臨行前,杜聿明得罪了蔣介石,被吊銷了護照,年僅18歲的杜致禮只好單身前往美國求學。

1950年初,楊振寧與同事如常到普林斯頓惟一的一家中國餐館吃飯,忽然間,他看到了鄰桌上一張似曾相識的、清秀漂亮的女孩子面孔,而對方似乎也認出他來了,但又有點不好意思主動打招呼,於是他離座走了過去,對方也禮貌地站起來自我介紹,這一下,楊振寧想起來了,她就是自己在昆明西南聯大附中教課時的女學生杜致禮。

5年不見,那個文弱的女學生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勻稱的身材,美麗的面容,溫柔的氣質一下子吸引了他。於是,這一次邂逅使他們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在交往和相處中,楊振寧和杜致禮產生了感情。本來楊振寧聽從導師費米的告誡,打算在普林斯頓呆上一年之後就離開,回到芝加哥大學。

見了杜致禮後,楊振寧改變了主意,決定留在普林斯頓,因為杜致禮那時在紐約唸書,離普林斯頓很近,兩人可以經常見面。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振寧和杜致禮婚紗照)

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和杜致禮在普林斯頓結為伉儷。1951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爺爺楊武之教授給長孫起名光諾,希望獨生子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

婚後,杜致禮把自己對文學、雕刻、音樂的愛好,充分應用於家庭的生活中,使科學與藝術在這個充滿生氣的家裡得到了高度和諧的統一。用一位記者的話說:“一板一眼的科學家與纖細的文學心靈,度過了53年,是恰好的婚姻生活。”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杜致禮和瑞典國王)

杜致禮本人也認為:“如果是兩個物理學家結婚,上班、下班都談物理,豈不枯燥?”

為了不干擾楊振寧的科研工作,她承包了所有的家務活,親自開車接送孩子上學。20世紀50年代初,被當時的科學家們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物理學界最興奮的年代”,楊振寧正是在這個時期成長、發展的。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中為李政道右為楊振寧)

1957年12月,楊振寧與杜致禮同行,參加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當楊振寧從瑞典國王手中領過獎時,杜致禮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振寧和杜致禮)

03

楊振寧與杜致禮這場姻緣不僅給了楊杜兩人終生的幸福,還意外地讓天各一方,似乎永世不得相見的岳父岳母有了晚年14個春秋的團聚。

曹秀清(1902—1984)陝西省米脂縣人,是著名抗日將領杜聿明的夫人。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晚年曹秀清和杜聿明)

曹秀清的父親曹萬滋,是米脂縣城頗有聲望的商人。他很有膽略,敢冒風險,他經常帶幾十頭駱駝走南闖北做生意,這些經歷對曹秀清影響很大,使她胸懷開闊、膽識過人。

1923年8月,她和小兩歲的杜聿明結了婚。在杜聿明的支持下,曹秀清在米脂女子學校上兩年學後,又到榆林女子師範學習讀書。1924年5月,杜聿明到廣東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加入了國民黨。曹秀清卻在榆林加入了共產黨。由於大革命失敗,蔣介石“四一二”清黨,從此,曹秀清成了一名家庭婦女。

1948年底,淮海戰役之時,曹秀清住在上海。適逢杜聿明母親七十壽辰,多少國民黨要員,皆送了賀禮,連蔣經國也送了3000美元禮金,但她仍為丈夫在前方惴惴不安。十天後淮海戰役結束,杜聿明被俘。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杜聿明)

消息傳來的當日,曹秀清就從上海趕到南京,要求面見蔣介石,並帶來蔣經國送的3000元,要把鈔票還給蔣介石,讓蔣介石還她丈夫。雖然她一路高喊,不顧一切,但終未見上蔣介石。這就是當時《中央日報》披露的《曹秀清大鬧總統府》事件。

蔣家王朝風雨飄搖,何去何從,曹秀清猶豫不決,正在這時,謠傳杜聿明己被共產黨處決。對蔣介石存有幻想、對共產黨存有畏懼的曹秀清,帶著孩子和婆母去了臺灣。

到臺灣定居的曹秀清,門庭冷落,生計艱難,老同事幫忙說情,才勉強將子女安置進學校讀書。

1956年曹秀清的長子杜致仁去美國哈佛大學讀書,由於家庭無力資助,不得不向銀行貸款。尚有一年,就可畢業,銀行卻終止貸款,杜致仁向母親寫信,說再有三千美元就可以畢業,曹秀清只好硬著皮頭去向蔣介石寫了借貸3000美元的報告,可是蔣介石籤示只准借給1000美元,並且分兩年支付。曹秀清將到手的500美元寄給兒子,長子接到支票,大失所望,竟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而自盡了。曹秀清聽到這一消息,無疑是晴天劈靂,她對蔣介石的幻想徹底破滅了。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振寧和鄧稼先)

1957年,曹秀清突然接到女兒杜致禮和女婿楊振寧的信。說:“您的‘老朋友’與我通信了,他非常關心您,惦念著你們母子的安全。”曹秀清領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繞的丈夫杜聿明。

曹秀清清楚,只有取道美國才可能見到她的“老朋友”。於是她向臺灣當局提出了要求去美國看望女兒的請求。但蔣介石卻批示:“杜聿明的妻子兒女不得再離開臺灣!”

不久以後,婆母去世。埋葬婆母時,國民黨對這一喪事給予很高的規格,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曹秀清的大女婿楊振寧1957年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蔣介石想利用曹秀清勸說楊振寧到臺灣來,為其所用。

曹秀清想的是如何離開臺灣,於是她將計就計,以勸說女兒女婿為理由,得到蔣介石同意後,去了美國。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曹秀清到了美國,和楊振寧、杜致禮相見後,通過楊振寧,和自己的丈夫杜聿明取得了聯繫。她知道杜聿明還健在,並於1959年12月4日獲得特赦,開始了新的生活。

1963年5月20日,曹秀清從紐約飛到瑞士日內瓦,住了幾天後,又由日內瓦經莫斯科取道回國,6月3日,她終於回到北京,和獲得特赦的丈夫杜聿明久別重逢。

1963年11月10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接見了準備到大江南北參觀的文史專員杜聿明,曹秀清也受到了接見。周恩來總理對曹秀清說:“歡迎你回國定居。”總理還轉達了鄧穎超對老朋友曹秀清的問候。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振寧和杜致禮)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去世,女兒杜致禮、女婿楊振寧回國奔喪,可是其他兒女留在臺灣。5月10日,曹秀清分別向臺灣蔣經國、北黃埔同學會的黃傑、袁守謙等發了電報,要求臺灣當局允許杜聿明在臺灣的兒女回大陸奔喪。

由於兩岸阻隔,臺灣的兒女們只獲准在臺灣設立靈堂祭奠。杜聿明去世時留下遺囑:“我死以後,你哪裡也不要去,不要去美國,更不要去臺灣,就在大陸定居。大陸雖沒有兒女,但政府會照顧你的。共產黨待我不薄,我們不能忘恩負義……”

曹秀清遵照丈夫的遺囑,繼續在國內定居。1983年,曹秀清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1984年5月曹秀清病逝於香港。

臨逝世時,曹秀清還為家鄉曹家溝小學捐贈送了書籍。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翁帆)

04

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父親楊武之飛往日內瓦見兒子。楊武之給兒子兒媳寫了兩句話:“每飯勿忘親愛永,有生應感國恩宏。”

1957年12月10日晚,懷揣1945年赴美留學時發的中國護照的楊振寧在瑞典的諾貝爾獎賀宴上發表演講,他說:“我為自己的中國血統和背景而感到驕傲。”

1964年春,楊振寧還是加入了美國籍。他說,“從1945年到1964年,我在美國生活了19年,然而,決定申請入美國籍並不容易。對一個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成長的人,做這樣的決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傳統的中國文化根本就沒有長期離開中國移民他國的觀念。遷居別國會被認為是徹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國有過輝煌燦爛的文化。她近100多年來所蒙受的屈辱,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中都留下了極深的烙印。任何一箇中國人都難以忘卻。”

楊振寧的第一段婚姻:她是將門之後,是曾經教過的女學生

楊武之對於兒子的決定沒有抱怨,但楊振寧知道,直到臨終前,父親對於他入籍美國的舉動,在心底裡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他。

1999年5月,楊振寧從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正式退休。

2003年底,楊振寧回中國定居。

2004年12月24日,楊振寧和翁帆結婚。

2017年8月26日,95歲的楊振寧正式恢復中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