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清廉浙江大家談」中共金華市委書記陳龍:全力打造政治生態綠水青山

黨的十九大對加強黨的建設作出了新部署,為全面從嚴治黨確立了新座標。浙江省委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大力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充分體現了省委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政治擔當。金華市委深入貫徹省委決策部署,市委七屆三次全會作出《關於推進清廉金華建設的決定》,全力打造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為“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堅強保證。

堅持“兩個維護”,推進政治生態清朗健康。打贏清廉金華推進戰,首要任務是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我們將“兩個維護”作為打贏清廉金華推進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求全市黨員幹部必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要求全市黨員幹部必須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有更高的標準、下更大的功夫,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期待,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我們要求全市黨員幹部大力弘揚和踐行“信義和美、拼搏實幹、共建圖強”新時代金華精神,緊緊圍繞市委“打造增長極、共建都市區、當好答卷人”這一工作主線,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完善“三不”機制,推進政務運行清廉高效。打贏清廉金華推進戰,重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常態化機制。我們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打虎”“拍蠅”“獵狐”,強化不敢腐的震懾。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協同推進簡政放權,規範行政審批權限,在全省率先開展“標準地”改革,大膽探索“淘寶式”政務模式,切實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聚焦“三條廊道”等重點項目和重點領域,實施臨時黨組織落實主體責任情況向市委、市紀委報告制度,建立健全由紀委監委、審計、財政、國資等單位參與,覆蓋市、縣兩級的監督檢查體系和協調配合機制。聚焦公共資金資源監管,進一步完善專項資金分配管理辦法,建立專項轉移支付定期評估和退出機制,大幅清理整合小散低效資金,提高專項資金統籌使用效益,營造不想腐的制度環境。

持續正風肅紀,推進黨員幹部清正有為。好的作風是打贏清廉金華推進戰的重要保證,也是打造清廉金華的重要標誌。我們認真對照中央、省委的好乾部標準要求,結合金華幹部隊伍實際,突出強調“忠誠擔當、拼搏實幹、高效廉潔”的要求,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堅持以大調研轉作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新時代金華答卷人”大調研,去年以來解決各類問題2.7萬餘個。堅持以大整治改作風,在全省率先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大整治,縣市兩級通報典型案例112起,46名幹部因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受到組織處理,21名幹部因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受到黨紀政務處分,7個重點項目因進展緩慢被頒發“蝸牛牌”,在全市引起較大震動。堅持以大清理正作風,在全省率先開展“違規借貸、違規持股、低價購房”和“一家兩制”大清理,堅決遏制黨員幹部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謀取私利。

強化改革創新,推進基層治理清淳惠民。我們堅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推進“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為打贏清廉金華推進戰提供堅實基層保障。推行“基層黨建+後陳經驗”,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做好“堅持、深化、全覆蓋”三篇文章,出臺《關於推進村務監督委員會規範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率先在全國推開規範化建設。推行“基層黨建+浦江經驗”,將領導幹部下訪接訪制度進一步實踐好、發展好,深化形成了“簡單信訪馬上辦、一般信訪快速辦、疑難信訪監督辦”的提速增效機制。推行“基層黨建+紅色網格”,做強基層組織建設,以黨內資源帶動社會資源,進一步打造清廉村居、清廉企業、清廉學校、清廉醫院。推行“基層黨建+智慧治理”,依託基層治理“四平臺”,通過“掃碼制”等科技創新手段打通幹群雙向溝通渠道,建立群眾全方位參與的監督體系。

營造良好風尚,推進社會環境清新崇廉。打贏清廉金華推進戰,根本目的在於營造清新崇廉的社會風尚。發揮紅色基因的引領優勢,加強社會領域腐敗防治,加大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紀檢組織建設力度,探索完善非公企業廉潔從業內控機制,積極引導非公企業廉潔經營,切實解決非公企業等市場主體違法經營、商業賄賂問題。發揮“信義”的人文優勢,在全省首創清廉家風信用貸,讓廉潔正氣、家風優良、遵紀守法、文明誠信等無形資產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信用資本,全市已累計發放清廉家風信用貸20多億元,惠及1.6萬餘戶,進一步釋放清廉“紅利”。發揮傳統清廉家風底蘊深厚優勢,深入實施“八婺好家風”挖掘、研究、編立、展陳、傳承、踐行、傳揚和創建八大工程,積極打造傳統家規家訓“一縣一品”,培植崇尚清廉的生活方式,充分彰顯傳統清廉家風的當代價值,在淨化風氣、淳化民俗上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