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经过20多天的太空飞行,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 45.5 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此图片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巡视器将朝此方向驶向月球表面。

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此图片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

研究月球背面的意义

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为古老,冯·卡门撞击坑的物质成分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月球背面也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科学家们在月球“种菜”、“养蚕”

有趣的是,嫦娥四号还携带着一位特殊的“乘客”,那就是“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里面放置有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用于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在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差的外界条件下,“月面微型生态圈”内将保持1到30摄氏度,以及适当的湿度,并通过光导管引进月球表面自然光线,创造出合适的生长环境,在嫦娥四号探索月球的一百天内,马铃薯种子和拟南芥种子会慢慢发芽生长,并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碳水化合物。与此同时,蚕卵孵化,蚕宝宝一边“消费”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一边再制造出粪便等植物养料,从而实现一个微型的“生物循环”。

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所以,如果笼统概括的话,或许可以说是科学家们在月球背面种了马铃薯和拟南芥,同时还养了活泼可爱的蚕宝宝(开个玩笑,请不要上纲上线)。当然,这个种菜和养蚕的活对技术要求还是蛮高的,不过更重要的是,通过微型的生物循环,除了研究在月球环境下,植物和动物受到的不同影响,还有可能为我们打开未来改造其他星球的大门(不过那将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四号探月之旅”小游戏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际,今天,由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策划制作的“嫦娥四号探月之旅”小游戏正式发布。这是一款基于H5开发的手机端小游戏,玩家可以从中了解关于嫦娥四号任务的科普知识,并体验嫦娥四号的探月之旅。

我们准备在月球背面种菜?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带有植物种子!

小编自己试了试,感觉还是个挺好玩儿的小游戏,推荐大家也来体验体验,二维码在下方,微信“扫一扫”即可。如果不放心,也可以自行前往国家航天局官网下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