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很多人学欧体多年,始终学不到欧体的精髓,本文将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体结构,逐字进行分析,有残损的字就先跳过不讲,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欧体字的特点,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欧阳询画像

继续接着上篇讲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九成宫醴泉铭》挍字

我们看这个挍字(古代“挍”同“校”,捡挍:就是捡校,查看查视的意思),左边的提手旁和前面的捡字类似,但是提画写得更长一点,以此来避免重复。

挍字的重点在于右边这个“交”字,首先是点,写的位置比较高,然后通过横画的倾斜,来接住这个点,由于横画较短,短撇和点的位置有局限性,因此点画写成横点,整个交字的中心收紧,到撇画开始放开,左边呼应提手旁,右边捺画拉长放开,撑起左半边结构。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九成宫醴泉铭》挍字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九成宫醴泉铭》侍字

欧阳询写的这个侍字,临摹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它的重心变化,很容易写歪写僵硬。

左边单人旁稍微靠下,右边的“土”字,竖画较长,我们要注意到的是,竖画偏左,导致“土”字的最后一横左短右长,因为是向右斜上去的,所以快收笔的时候是逐渐加重,来维持平衡。

写“寸”字的时候,如果寸字的竖勾和土字的一竖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就会使左边极端紧密,而右边缺失,导致整个字失去平衡,所以寸字的竖勾偏右来支撑整个字。图中蓝色线条标记处,大家要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点画要突破蓝线,写在蓝线上会显得呆板。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九成宫醴泉铭》中字

这个中字比较规矩,大家写的时候,注意两边是不对称的,左边的竖画略长,右边粗短,角度也不同,横画向右上方倾斜,第一横起笔出留了个缺口通气。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九成宫醴泉铭》钜字

钜字,左边重心倾斜,右边平正,左边收缩,右边放开,左高右低,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图中绿色线条所标记的地方,笔画的角度与长短是有相互关联的。

再就是“巨”字的四个横画,不但起笔有细微的不同,重要的是每个横画的姿态都不相同,有俯有仰。横画与竖画并不相连,有一点细微的距离,让整个字既不沉闷,也不松散。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九成宫醴泉铭》鹿字

欧阳询写的这个鹿字非常特别,其他书法家很少这么写,很多人可以临摹出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写。首先我们来看图中的红线,一般来讲,是这个字的中轴线,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鹿字下面的“比”部分,向左边移动了不少,如果没有捺画的展开,这个字是非常小气的,为什么“比”部分要往左移呢,我们先看看欧阳询和褚遂良写的鹿字有什么不同。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结构精讲(三)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鹿字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欧阳询写的鹿字比较长,褚遂良写的比较宽,而“比”部分向左移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撇画,褚遂良写的撇是竖撇,欧阳询直接斜撇,导致欧阳询写的鹿字下方空间较大,必须要将“比”向左移,否则左下方就会有一个很大的空位,整个字会显得松散无力。又长又重的捺画就是为了弥补左移导致的不平衡。

原创不易,如果有疏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如果对你有帮助,那就分享给更多的人知道吧,谢谢~

致力于分享书法学习的干货

你的喜欢和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