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公元前592年的時候,歷史已經發展到了楚文王的時期,在此之後的十幾年中,為了更大限度地擴充自己的領土,於是楚國經常跟其他國家之間發生戰爭,到了公元前632年楚成王時期,楚國的政治經濟被治理得井井有條,楚國更是日漸強盛,然而在與晉國的城濮之戰卻慘遭大敗,雖然史書是如此記載,但是史書上也記載了其實這次戰爭並未給楚國造成很大的損失,名義是輸給了晉國,但實際上卻是全身而退,所以在此之後楚國仍然在中原範圍內不斷吞併一些小國,到了楚穆王時期楚國又開始北上來擴充自己的勢力。

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繼位,然而在他繼位的初期卻是日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直到公元前610年,他才開始漸漸地關心朝政大事,於是這時爭霸戰爭就開始了,後來楚莊王親自領兵進攻周王室,一度將周天子逼到了絕境裡,於是無可奈何只有去討好楚國,但是楚國的意思就是想要取周天子而代之,周天子派去的使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楚國退了兵,但其實真正的原因還是楚國也意識到自己現如今進攻周王室的條件還不成熟,於是退回楚國。公元前597年,楚國進攻鄭國,大捷,雖然鄭國當時有向晉國求助,然而還是沒有逃過慘敗的命運,於是在此之後鄭國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國家都紛紛地歸到了楚國的名下。

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在這個時候,雖然晉國和其他幾個國家還是和楚國保持著對立的局面,但是除此之外的所有國家全都臣服在了楚國的鐵蹄之下,於是楚國成為了大國之一,楚莊王也確立了他春秋五霸的地位,於是這時春秋時期就形成了五國各自為政、分庭抗禮的形勢。在此後的時期內,楚國先後兩次被晉國打敗,第一次沒有給楚國造成什麼實質性的損失,只是阻擋了他繼續擴徵的道路。而第二次則更是不值一提了,因為有史料記載道當時那場戰爭好像只是因為兩國在邊境的軍隊發生了小規模的衝突,並未釀成大禍。

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在那之後,晉國國內又發生了內亂,於是無暇顧及楚國,反而是和吳國聯盟來對付楚國,戰爭頻繁。但是對於中原地區的其他小的國家和老百姓來說,他們想要的不是戰爭,而是能夠和平的相處,於是在公元前546年的時候,宋國就充當了一次中間人,積極奔走於各國之間,為晉國和楚國之間調節氣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弭兵會盟的由來了。在這次會盟中就制定了關於停止戰爭的協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規定了中原霸權由晉楚兩國共同掌握。

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歷史又到了公元前540年楚靈王的時代,他是一個十分具有野心的君王,常年對外國作戰,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最終被奪政權。楚平王即位後,則是採取了修生養息的政策,於是不久楚國就恢復了生機,但是他卻沒有乘勢而上,反而開始無道昏庸,終把楚國引上了歧途。後來與吳國爆發戰爭,大敗,這時因為越國趁機來攻打吳國,再加上其他國家的援助,楚國才有了一絲生機,最終在大將軍的帶領之下,楚國光復。公元前482年,吳楚之間又爆發戰爭,當時吳國勝利之後繼續北上,於是忽略了後方的危險,被越國打敗,於是楚國長期一來受制於吳國的局面就徹底結束了。

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在此之後,楚國就一心一意致力於國內的發展,並開始了變法,不過卻是以失敗告終。後來楚肅王繼位繼續保持穩定政治,對外妥協從不主動出擊,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實力大增,後來又更換了幾任君王,確實更加勵精圖治,於是楚國就漸漸地發展成一個泱泱大國。到了楚懷王時期,秦楚爆發戰爭,楚國無力還擊,秦懷王也是死在了咸陽,自此楚國迅速衰弱,直到公元前223年,楚國最終滅亡。

春秋五霸之一,雄踞一方,看楚國中期到最終滅亡的發展史!

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