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蔣允焄:臺南民俗的締造者

◆ ◆ ◆

文 |石祿生


1

近年來臺灣遊成為內地遊客的新寵:臺灣島旖旎的風光,絢麗多姿的海島人文與歷史民俗,令人流連忘返、樂此不疲,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內地遊客渡海體驗。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臺灣的地理風光固然吸引人;但在筆者看來,臺灣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它獨特的歷史人文和民俗文化,所到之處,可以見到很多經時間沉澱下來的物理痕跡。

那麼,臺灣的歷史民俗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收復臺灣以後,在兩百多年的時間內,臺灣隸屬於福建省管轄,此間不計其數的內地遷臺移民(主要來自閩粵)和朝廷派駐臺灣的官員,引領檯灣本土居民,共同構築了臺灣社會里中華文化範疇內的主流民俗文化。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以臺灣今天的第四大城市臺南為例,這裡的歷史民俗文化基本上就是在清代形成的,並傳承至今。歷史上,臺灣府的治所就設立在臺南,所以清朝駐臺官員很注重臺南的地方文化建設。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其中對臺南民俗文化建設貢獻最大者,當數清乾隆年間一個名叫蔣允焄的臺灣道臺。

蔣允焄是貴州貴築縣人,乾隆二年(1737)進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他以漳州知府身份開始了福建官場生涯。他前後總共在福建待了十六年,其中有八年時間是在臺灣度過的。可以說,福建和臺灣是蔣允焄的第二故鄉。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乾隆二十八年(1763),蔣允焄從漳州知府轉任臺灣知府;一年後,升任臺灣道;五年後,續任臺灣道。直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蔣允焄才離任臺灣道。

在臺灣的八年期間,蔣允焄的官方駐地均在臺南。這讓他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臺南的民俗人文締造者。容筆者細細道來。

2

蔣允焄是個天生的建設狂或建設家,平生志趣幾乎都跟興土木、造人文有關。在初任臺灣知府時,因上有臺灣道掣肘,蔣允焄並不敢放開手腳大興土木,但也按奈不住性子,在知府官署範圍內興建了不少庭園,把官署搞得像個花園一樣。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旁人見了,不免議論:“這個知府像個花痴啊。這麼個搞法,多費官府的銀子呀!”但是呢,牢騷歸牢騷,其實周邊的人都很喜歡蔣知府建設的花園式官署,看著愜意,待著舒適。尤其是百年之後,蔣允焄留下的園亭,有的成了地方名勝,是臺南人共有的文化遺產。

後來蔣允焄升任臺灣道,把全臺灣的軍政大權都抓在了手裡,他成了臺灣範圍內名副其實的“山大王”,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此時他內心產生的第一個念頭是:“官職這種東西,過期就作廢了。我要在有限的任職期內,在臺灣儘可能多地建造人文設施,留下豐厚的民俗文化資產。”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彼時臺南有個海東書院,興建於康熙年間,規模巨大,名揚閩臺兩岸。後來很多閩粵兩地的遷臺移民,其中很多本身就不是讀書人,或者說天資低下者,他們想搏一搏科舉運氣,所以紛紛搶佔海東書院的讀書名額,搞得臺灣本地人很難享有教育資源,本地人才難出。漸漸地,海東書院就凋敝了。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蔣允焄主政臺灣期間,力排眾議重建了海東書院,使之重現昔日的盛勢。更重要的是,蔣允焄下令:“海東書院的招生政策,向臺灣本土學子傾斜。對於內地遷臺移民報名讀書的,要嚴格把關,資質差的一律剔除,省得霸佔學位。”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這說明,蔣允焄是很注重教育的,他重建海東書院,並不是為興土木而興土木,關鍵還是為擴容臺灣教育資源。實際上,凡是地方人文事務,蔣允焄都是重視的,他的建設衝動,也大多與此有關。

臺南有個法華寺,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彼時在臺灣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也呈破敗跡象了。蔣允焄認為:“佛教引人向善,總歸是好的文化。”所以他又領導擴建了法華寺,在寺內增建了不少殿堂樓宇,使之成為全臺灣赫赫有名的佛教勝地。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殊為難得的是,蔣允焄產生了一個思路:將廟宇文化跟科舉文化結合在一起。所以他又捐出了自己的薪資,在法華寺旁興建了一所新的學堂:南湖書院。這不僅擴容了臺灣的教育資源,還促進了佛教與文化的融合。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筆者研究認為,蔣允焄本人或許是個虔誠的佛門信徒,因為他對興建廟宇,持有不同凡響的熱情。據統計,蔣允焄在臺期間,總共興建了七寺八廟:如藥王廟、水仙宮、風神廟、龍神廟、天后廟、武廟官廳、萬壽宮等。其中不少,至今都是臺灣的歷史名勝古蹟,是臺灣旅遊的重要看點。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當然了,蔣允焄熱衷於建廟,還跟他的道臺身份有關。因為宗教與文化是兩件息息相關的事物,互融互促,而它們又都分別是古代封建統治勢力治理民生的重要手段,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還可以增加民眾的精神向心力。

那麼可以想見,蔣允焄作為臺灣的最高軍政長官,大量興建廟宇的思路大概是這樣的:“讓廟宇文化遍地開花,臺灣民眾自然就有了善惡觀念,社會也就太平了。”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從實際的效用來看,廟宇文化是否有助於社會治理,我們難以考量;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有了這麼多寺廟,歷史上的臺灣民眾就有了大量的文化活動場所,臺灣社會的歷史民俗,很多就是通過這些場所生根發芽的。

3


作為一個地方長官,接地氣很重要。蔣允焄並不是個只注重廟宇文化和教育文化建設,而不顧物質民生的“意識形態”建設家;他也看重民生路橋建設。

臺灣山多地陡,雨水又多,所以洪水氾濫是常事。對古代臺灣人來說,出行是一個較大的難題,因為經常遇到陸路不通的情況。為此,蔣允焄做主大力興建路橋工程,以便於民眾出行。據統計,蔣允焄在臺期間,通過個人捐款和募集資金的辦法,主持建設了木橋6座,水路通道門15座,構築堤壩800餘丈。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總之,蔣允焄在臺灣任職期間,大興土木,在當地留下諸多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有不少至今為名勝。因此,歷史上蔣允焄在臺灣人心目中享有讚譽的口碑。

但是,臺灣民眾對蔣允焄也有一些負面評價,歸納起來是四個字:“敗壞風水。”原因在於蔣允焄通過上奏朝廷,從北京請了一個地理先生來臺,對臺灣的山山水水“作法”,試圖敗壞風水。這是為什麼呢?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原來,清代歷史上,臺灣不乏小規模的民間起義,大的事件更是有康熙年間的“朱一貴叛亂”和乾隆年間的“林爽文起義”。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時臺灣的狀況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

對於臺灣的局面,清廷是心有餘慮的。彼時一些風水師站出來添油加醋:“臺灣天象紊亂,恐怕將來會出帝王人物。”所以皇室就更緊張了。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蔣允焄來臺後,或許是為了迎合皇室的不安心理,又或是為防範他在主政臺灣期間萬一出現叛亂,總之他向朝廷彙報:“臺灣確實地理天象異常,有必要請地理先生來臺作法阻止”。

於是清廷派出了當時京城最有名的地理先生楊桂三赴臺。蔣允焄帶領楊桂三走遍了臺灣的山山水水,後者通過巫術那一套辦法,對臺灣多地“施法”。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敗壞地理,阻止臺灣產生帝王。”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後來臺灣當然沒有出現過帝王人物,朝野上下都普遍認為地理先生作法成功。更要命的是,臺灣民眾也相信了這種說法,所以他們一致認為:“臺灣本來風水很好的,都是蔣允焄帶領地理先生搞破壞。”因此,“破壞地理”是蔣允焄在臺灣期間揮之不去的一大“汙點”,或者說是民間“罪證”。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乾隆三十六年(1771),蔣允焄終於從臺灣道上離任,轉任福建汀漳龍巡海道。後來蔣允焄又任福州知府一職。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蔣允焄因升任按察使,離開福建,轉任別省。

現藏於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的匾額《德可貽後》,由蔣允焄題匾於他任職福州知府期間。這塊匾,見證了蔣允焄在福建十六年的不凡歲月。

都來看看,這個人是如何改造臺灣的?

清乾隆(1736—1795)年【德可貽後】匾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