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买不到的茅台遭血洗:市值蒸发3000亿,暴跌的原因找到了


有钱也买不到的茅台遭血洗:市值蒸发3000亿,暴跌的原因找到了


市值一度破万亿的茅台神话正在高速坠落。10月28日,茅台公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几乎停滞的增速瞬间击穿了投资者的信心,其股价在第二天开盘不久就陷入史无前例的跌停,市值蒸发760亿。

财报显示,茅台第三季度净利润89.7亿,同比增长2.7%,去年同期净利润87.33亿;营业总收入197.18亿,去年同期为190亿,同比增长3.68%。

这个低迷的业绩对一向高速增长的茅台打击巨大。2017年9月末至今年6月末,茅台4个单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38.41%、66.84%、38.93%、41.53%。

受此负面消息影响,10月29日,茅台股价迅速陷入跌停。此前的10月23日,茅台股价亦遭遇重挫,当日暴跌7.40%,市值蒸发644亿。事实上,今年以来在达到历史最高峰的万亿市值后,茅台股价近期一直持续下跌,从盘中一度破800元跌至如今的540元。统计显示,仅10月份以来,茅台股价就跌了25%,截止10月31日收盘市值约6800亿,缩水超3000亿。

有钱也买不到的茅台遭血洗:市值蒸发3000亿,暴跌的原因找到了


与此同时,外资对茅台的投资也有所降温,最近一个月持续遭遇净卖出59.47亿,成为净卖出金额最大的陆股通股票。市场恐慌之下,一些囤酒者正设法出货止损。曾经飘飘欲仙,创造诸多奇迹的茅台似已“醉了”,业绩、股价均遭遇重挫的它,还有春天吗?

1、一瓶难求:卖茅台和卖军火一样

在中国白酒界,茅台一直是神话的象征,不管是在线下抢购囤酒,还是资本市场追股票,买茅台均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市场上遍地流传着“买房不如买茅台”的传说。

茅台有多火,今年中秋、国庆前夕,北京、上海等地的53度飞天茅台价格飙升至近2400元,大大超出厂家指导价1499元,即便加价近千元,仍“一瓶难求”。这一现象持续了数年,有专卖店打比方,“感觉卖茅台和卖军火一样”。

今年8月,长沙某茅台直营店搞促销,一度引发混乱,警方不得不鸣枪示警。

茅台一直是高增长的代表。数据显示,茅台自2001年上市以来,主营业务年增速常年保持两位数,其中2007年、2011年、2012年增长率更是分别高达47.6%、58.19%、43.76%。短暂的波动发生在2013年。受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塑化剂”事件等影响,白酒行业陷入低谷,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13年,时任茅台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在股东大会上曾透露,三公消费占公司业务量约40%,“限制三公消费对公司确实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有多大呢,曾被炒得最高的茅台,当年跌得最重——出厂价819元的53度飞天茅台,市场零售价从2012年近2000元的高点,一路跌到最低850元。

不过,2016年,茅台终于走出了低迷期,重新恢复两位数的高增长,全年营收388亿,同比增长18%;2017年实现营收582亿,同比涨49%。基于良好的业绩增长,2018年茅台将销售目标定为898亿,原本预计在2020年实现的千亿目标,或提前到来。

不过,与其他品牌相比,茅台最大的瓶颈是产量不足。由于工艺复杂,茅台的产量非常有限,最近三年都均为低速增长,2016年生产茅台酒基酒3.93万吨,2017年完成4.28万吨,同比增长8.9%。2018年茅台制定的生产目标是4.61万吨,仅同比增长7.7%,中报显示,截止6月30日已完成3.04万吨。这一生产进度意味着上半年供应量超过65%,如果不加大产量,下半年将面临供需失衡矛盾,酒价或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供需的失衡,在市场上演绎成“价高者得”,茅台迅速化身为稀缺的投资品,遭遇各方追逐。

作为中间渠道的经销商首先捂紧了口袋,他们成为推高价格的重要“帮凶”。茅台酒价格为什么会如此疯涨,除了市场转好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炒酒、倒卖造成的,大部分的茅台酒囤在了经销商及二道贩子手里。

为了占领市场,茅台在全国建立了数量庞大的经销商队伍,2018年中报显示,截止6月30日,其共授权了3333个经销商网点,其中国内3215个,国外118个。

“但是很多经销商会自己注册好几个公司,然后用不同公司名义从茅台开货。”一名资深白酒经销商表示。公司见闻在茅台官网公布的经销商名单中发现了这一现象,比如北京恒生醇贸易有限公司、北京恒泰嘉华贸易有限公司均为茅台北京地区的特许经销商,但天眼查显示,两家公司都有一位名叫张皊的股东。

不过,通过注册不同公司获取经销资质只是小伎俩,一些更大的“玩家”则直接选择用钱开路,拉拢茅台的高层领导,包括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乔洪,原副总经理房国兴、原副总经理谭定华等多位高管被均因受贿被查。

据贵州省纪委今年6月发布的文章透露,2006年至2015年期间,谭定华利用担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副总经理的职务便利,先后为10多家公司成为茅台集团的茅台酒经销商提供帮助,收受财物3460多万元。在他眼里,“只要送钱就能做经销商。”

一位白酒批发销售商表达了对囤酒行为的不满与担忧,在他看来,酒是属于消费品,只有被消费了,这个环节才会持续运行。“如果从消费品转变为投资品、库存,那就会受总量限制,因为库房不会无限大。当某一天库房饱和了,怎么办?”

不过,因为目前产品备受市场追捧,经销商并不愁销量问题。公司见闻联系了北京朝阳区、西城区等多家经销商,均表示目前53度飞天已处于缺货状态,正在等待厂家发货。“由于前段时间适逢中秋、国庆,飞天很快就卖断货了,10月初期就卖光了,什么时候发货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没没有固定配送时间,完全取决于厂家的生产进度。”一位经销商无奈地表示。

对于市场出现的“天价酒”现象,茅台方面也很是苦恼,因为多出来的巨大差价并没有变成自己的利润,反而频繁被公众指责,影响其品牌形象。

2017年,茅台再次进行了罕见的治理。4月24日,茅台对全国82名违规经销商开出“罚单”;4月29日,再发通告,除了对相关人员通报、处分外,甚至做出“终止并解除合同关系,扣除全部履约保证金,30个工作日内撤出专卖店装修,销毁茅台知识产权标示、标志,办理相关手续”的严厉处罚。

茅台集团董事长保芳强调,要加大力度规范茅台酒市场,大胆治理倒酒的“黄牛党”。

打击力度空前,但价格并没有降下来。茅台干脆使出了涨价的杀手锏,2017年12月28日茅台公告称,公司自2018年起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目前,最火热的53度茅台飞天,官方指导价为1499元,但这一价格几乎很难在市场上买到。

看不懂茅台迷幻一面的还有在茅台镇生活几十年的当地人,一位做白酒生意的老板对公司见闻表示,“茅台近期还在扩建车间,外面炒得火热,不知道第三季度的业绩为什么会这么低。”

他表示,当地人在招待朋友时,一般喝本地的酱香酒。“因为紧俏,一般人也拿不到货,我们有酒厂,平常都喝自己生产的白酒”。

尽管这位老板对茅台没有带动当地中小酒厂共同发展略显失望,但他依然敬重茅台坚持品质的做法,看好其未来。“在茅台镇长大,就没见过茅台酒厂进过一车酒精,全国知名酒厂哪家没有自己的酒精厂,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成就了今天的茅台。”

2、股价暴跌背后:增速下滑,明年或更惨

在茅台业绩大增的过程中,其股价也一路狂飙突进,上演了A股的传奇佳话。自2016年10月以来,茅台股价连续十几个月上涨,从300多元涨至2018年初的700多元。而伴随着茅台股价的翻倍,公司市值也在此期间迅速攀升至巅峰的万亿关口。

2017年4月13日,茅台的总市值突破5000亿大关,超过全球最大洋酒公司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公司。进入2018年茅台依然保持了强劲的涨势,1月9日,股价触及780元大关,市值突破9800亿,超过LV,荣升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1月15日开盘,茅台再次大幅拉升,市值一度破万亿,股价逼近800元。

6月6日中午收盘,茅台股价报796.23元/股,市值达10002.22亿,正式超万亿。按当天午盘的统计,茅台总市值在A股上市公司中位列第7位,仅次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平安、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

茅台股价缘何居高不下?信达证券分析认为,根本原因是市场对其业绩的乐观预期。2016年,茅台营收同比增长19%,净利润上涨7.4%;2017年,茅台营收、净利润创新历史新高,分别增长49%、61.97%。如此惊人的高增长,加之茅台在市场上的哄抢态势,它开启了一年多的“飞天”梦。据统计,上市近20年来茅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3800亿,利润超1900亿。

但这个股市神话在今年10月逐渐破灭,10月23日,茅台暴跌超7%,市值蒸发644亿;因为第三季度业绩严重低于预期,10月29日,其开盘不久便陷入跌停,让重仓其中的机构损失惨重,如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跌8.9%,该基金当天损失5.6亿元。

对于这波暴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訾猛归结为“业绩不好”。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传导到高端消费的反应,加之业绩的低迷冲击了市场信心。中泰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团队认为,白酒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明年增速下行概率较大,但其结果不是全面回落而是分化加剧,高端酒放缓但不会倒退,次高端仍将受益换挡升级。

曾投资茅台一度亏七成,后成功逆袭的否极泰私募基金合伙人董宝珍认为,资本市场上感到不及预期的错误在于预期过高,“市场为什么预期过高,是因为市场上真正能理性尊重经济规律的人太少了,他们总是下跌了以后预期悲观。”

2013年某著名研究机构反复写文章论证“茅台成长几乎没有了,合理市盈率长期应该是10倍”。而在2017年,该机构却喊出了近1000元的估值,“他们对一个公司的估值变化随着价格的上升而越来越高,随着价格的下跌而越来越低,而不是立足于这个行业的产业经济特征和长期的发展态势作出的。”

董宝珍指出,一个公司陷入股价下跌,不要轻易降低它的市盈率,一个公司的经营相对好一些,不要轻易抬高它的市盈率,降低和抬高市盈率都是预期不正常的悲观与乐观。

“股价跌,市场价也跟着跌。”暴跌之下市场已产生了恐慌,公司见闻所在白酒行业交流群里,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炒家开始批量出货,“大量2000年产的原件茅台酒,寻求买家。”

3、线上买酒堪比抢火车票,阿里京东争茅台

在加大经销商网点扩张的同时,茅台也开始通过电商渠道发力。

早在2006年,茅台就有过做电商的想法,但迅速在反对声中搁置。在茅台内部,一直以来最大的声音是:“我们本来就不愁卖,还搞什么电商啊?”

直到四年后的2010年,茅台自建的电商平台终于在怀疑声中上线。作为后起之秀,茅台电商业绩增速惊人,从2012年开始,交易额连续五年年增长率超过200%,而2016年才搭建的“茅台云商”新零售平台,2017年成交额即突破80亿元。

与线下一样,茅台电商亦缺货严重,公司见闻登录茅台商城发现,从699元到3809元的所有飞天茅台系列产品,全部显示售罄。茅台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茅台官网每次放货可以用秒杀来形容,堪比春运抢火车票。”

自建电商平台之外,阿里、京东成为茅台线上销售的重要战场。

9月7日,在杭州接待完多哥总统福雷后,马云连夜飞赴贵州,他急匆匆地赶往那里,是希望推动阿里与茅台集团进一步战略合作的达成。

早在2016年8月,阿里就与茅台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正式开启战略合作。两年来,天猫平台销售茅台近百吨,去年“9.9茅台超级品牌日”当天,茅台酒销量就达30吨,创下了天猫酒水行业单品、单店、单品牌成交记录。

拿下茅台几乎就等于拿下整个白酒行业。爱喝酒的刘强东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茅台这个金字招牌。2017年10月13日,刘强东曾亲自造访茅台,敲定了双方的短期与长期合作。兵贵神速,当月底,京东就推出了“JD第一届茅台文化节”,此举获得了茅台方面的支持,一次性向京东商城供应数量相当可观的茅台酒,网友以1299元每瓶的价格买到飞天茅台酒。10月26日当天,京东平台共计卖出上百吨茅台酒。

不过,今年5月一场假酒风波,让京东陷入舆论的漩涡,双方出现了短暂的裂缝。对于假茅台,京东方面辩解称,经初步排查,该批次“43度飞天茅台 500ml”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被调包的现象。几天后,由茅台官方出具的鉴定报告显示,送检的样品确认是假酒。

茅台董事长李保芳一度选择维护刘强东,回应:“我信任刘强东,他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也相信京东能查明真相。”但在此期间,茅台一度停止了向京东供货。(文/后场村老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