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发文:游戏将把留守儿童带往何方?

今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游戏将把留守儿童带往何方——留守儿童游戏之殇(二)》一文,讨论了关于当下社会留守儿童与游戏的话题。

中国青年报发文:游戏将把留守儿童带往何方?

文中通过研究团队讲述了好几个案例,都是留守儿童因为生活环境等各种原因,而沉迷在游戏中,甚至还有人大把花钱,在三个月内玩游戏充值2万元。

文中表示,游戏工业捕获留守儿童的秘密不能由游戏完全“背锅”,游戏本身并不完全构成问题的实质。相较于城市儿童,留守儿童面临更多生活无意义感的境遇,在城乡社会结构、寄宿制教育以及村庄生活环境的压抑和单调之苦中,电子游戏逐渐成为留守儿童逃离生活无意义感的唯一选择。

研究团队认为,一方面,游戏工业捕获留守儿童是由外部社会结构、游戏工业以及留守儿童三者合力所导致的。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而产生生活无意义感,而在留守儿童反叛生活无意义感的时候却陷入游戏工业的捕获,从而使留守儿童成为游戏产业链紧锁的环扣。

中国青年报发文:游戏将把留守儿童带往何方?

研究团队无意对游戏本身进行简单追责。将留守儿童沉迷游戏的原因归之于游戏的“原罪”或留守儿童自制力差,都是不恰当的。但是,研究团队认为,游戏可借重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来实现其影响的下移,并不断扩充群体基础,游戏已形成可自我膨胀的体系。游戏媒介与现实社会关系网络的双重结合,对留守儿童的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施加重要影响。既如此,欲破除游戏对留守儿童不良的影响,必须从“游戏之外”和“游戏之内”的整体角度去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