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燒秸稈了,還是有霧霾?

不少人在抱怨,農村已經禁止燒秸稈了,可還是有霧霾。是因為政策出問題了嗎?

為什麼不燒秸稈了,還是有霧霾?

霧霾

禁止燒秸稈,只是我國治理空氣汙染的眾多措施中的一個,因為霧霾的形成機理很特殊很複雜,所以需要有組合的政策措施多方控制方可見效。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張強教授、鄭光潔博士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烏爾裡希·珀施爾教授、蘇杭教授等科學家,對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組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進行研究,相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中德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

為什麼不燒秸稈了,還是有霧霾?

中德科學家研究成果

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沈延安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林莽博士、美國科學院院士Mark H. Thiemens等合作,對我國華南地區霧霾的物質來源和形成機制進行了研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中美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東亞及北美地區廣泛觀測到的氣溶膠硫酸鹽36S異常,主要是由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直接生成的一次硫酸鹽氣溶膠造成的,因此,優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大幅降低中國霧霾中的硫酸鹽汙染水平。

為什麼不燒秸稈了,還是有霧霾?

中美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這樣看來,解決我國霧霾問題,需要從控制化石燃料燃燒、生物質燃料燃燒和汽車尾氣氮氧化物排放等多個方面入手,目前相關的政策已經把它們都包含進去了。秸稈屬於生物質燃料,雖然在農村秸稈更多是被看成生物質廢棄物,但也因此成為需要特殊處理的廢棄物,而不是一把火燒了了事。

秸稈禁止燒,那怎麼處理?反正不燒就行,但是秸稈不能堆在田裡地裡,不然沒法安排下一季的耕種,於是得處理走。現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很多往外跑,年老的農民們很難搞定這事。但是政策得執行,於是很多的鄉鎮幹部駐村蹲點看著,實在不行,就“當兒子當女兒”使幫著農民們幹,他們辛辛苦苦的付出,卻可能還是吃力不討好!

但是,我們沒法忽略的是,霧霾雖然還有,汙染的程度卻有所下降,從2014年至2018年,我國PM2.5年平均濃度從61.0μg/m³降到了39.0μg/m³,這說明,我國當前的政策是有效果的。

為什麼不燒秸稈了,還是有霧霾?

2014~2018年我國PM2.5年平均濃度情況

當然,農村已經禁止燒秸稈了,可還是有霧霾也是事實。由於不同的政策執行的力度不同,農村禁燒秸稈的政策執行落實的很好,而控制汽車尾氣排放和化石燃料燃燒相對難度較大,造成霧霾的主因還在,因而即便我們完全不燒秸稈了,也一樣還被霧霾所困擾。

霧霾的危害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了,遠離霧霾是國人共同的心願,我們除了繼續努力,也就只剩下繼續努力了,五年,十年……總有一天我們能夠看到我們的努力所結出的令我們滿意的果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