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4次让座:当道德遭遇绑架,该怎么办

大家都在鼓励年轻一辈应该让座,因为这是美德,是素质高的体现。

近日,浙江宁波慈溪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瞬间成了“网红”。他在慈溪293路公交车上,短短12分钟连续四次让座,暖心行动在朋友圈刷屏了。

记者联系上视频中的男孩,他的名字叫黄唯,是慈溪横河龙南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学生4次让座:当道德遭遇绑架,该怎么办

在网友刷屏式的点赞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当然并不是质疑这位小学生的做法不当,这位小学生完全自发性、主动性的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做法毋庸置疑,的确值得赞扬。但不少网友表示,有时自己确实是身体不适,或者工作太劳累,实在是不想让座。但往往这种情况下,不让座的年轻人就会被道德绑架,扣上个不尊老爱幼,素质低的“罪名”。

小学生4次让座:当道德遭遇绑架,该怎么办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看待年轻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给老年人让座的行为?其中有个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坐八号线回家,满座,靠近车门坐着一对情侣在看pad,他们很专注丝毫没发现上来了一对老年夫妻。老爷子一上车就开始看周围,结果没有人让座,老爷子就炸了,一手夺走情侣手中的pad,开始指责他们不让座。这对小情侣一脸懵逼,自己根本没看到老夫妻,何谈让座?反应过来后解释道自己太专注了没发现,后面还是给那对老夫妻让了座。

本来觉得这事够奇葩了,没想到这对老夫妻还是不依不饶,一直在骂这对小情侣,说自己当年怎样怎样,唠叨现在的年轻人没素质,最后还问候了男生的爸妈:这么没教养的孩子爹妈肯定也不咋样。男生听到这话就炸了,本来前面指责的话他都忍了,想不到老爷子竟然变本加厉。男生这时骂了一句:老瘪三,你有什么资格说我爸妈!旁边的老奶奶还说了一句:你妈死了。

小学生4次让座:当道德遭遇绑架,该怎么办

这时全车人看不下去了,纷纷指责老年人。一位默不作声的男子突然冲到这对老年人面前,一顿言语暴击:你这叫社会毒瘤,老了还残害社会,垃圾…… 在以一敌百的情况下,老爷子不敢作声了。

以上这个案例可谓是众多道德绑架事件中最大快人心的了。生而为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年轻一辈做多点,多帮助别人本是正常的,但是帮不帮是情分,不是义务不是本分。谁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在不知道别人的真实情况下,妄加指责就是道德绑架。我们不应该提倡这种道德绑架式的素质教育,而是更多地鼓励一种自发性的,真正的善举。

身边的道德绑架案例很多很多:”这个电影你怎么没看?这是爱国电影啊。”“这篇文章你为什么不转发?你还是中国人吗?”“你一月挣那么多,你是明星,才捐那么点钱,真抠。”

……

很多亲情类的广告套路是这样的:白发苍苍的父母,早早做好了饭,在家中等孩子回来吃饭,等到菜都凉了,热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们因为太忙还没回来。然后广告最后呼吁:常回家看看吧,多陪父母吃吃饭!

小学生4次让座:当道德遭遇绑架,该怎么办

是的,没错,最好的孝道是身体力行,是多陪伴父母。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人变衰老是自然规律,与孩子无关;父母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将精神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也与孩子无关。

当别人以不公义的原因伤害我时,我们有时会选择克制愤怒,对冒犯者显现出仁慈、善意与爱心,这美其名曰宽恕,但这不否定我们就没有生气的权利。我在这不提倡以暴制暴,但也绝不主张一味地忍受,因为过度的善良就变成愚昧了。

面对道德绑架最好的做法就是宽恕,所谓真正的宽恕其实是宽恕自己,让自己尽快从生气的情绪中走出来。就如《宽恕》一书中所说的:宽恕纯粹是了然天性后的豁达。宽恕也不是懦弱的表现,更不是遗忘,它是无惧地记住伤害。宽恕绝不是要我们用面纱遮住伤口,假装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相反,宽恕是要绝对坦然地挖出真相,是要让伤害发声。宽恕是为了我们自己,不是为了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