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不是說可憐之人之所以可憐,是因為做了太多令人可恨的事?

高寒76215101


感謝問答,您的問題中問到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不是說可憐之人之所以可憐,是因為做了太多令人可恨的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事,那是民間的諺語,說的是不思上進的人,不懂得珍惜生活的人,不知道珍惜日子的人,不是做多了令人可恨的事,而是人人都為他的不思進取感到羞恥和厭惡。

總是裝出一副可伶的模樣,等著人來施捨,盼著別人來救濟,總想著天上會有餡兒餅,總想著天上會有金元寶掉下,這樣的人整日不思勞作,不思奮進,總是得過且過,別人不是恨他的人,是恨他的行為。

努力奮鬥出自己的模樣,就算是可憐的身無分文,也會有人對你伸出援助之手,因為這樣的人值得尊敬,可憐的樣子還有強大的氣場。

總是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衣衫襤褸,眼神中透出祈求的神情,盼望好心人的收留,盼望著社會的收容,今生不求雙手打拼,只求嗟來之食,這樣的人真的是可伶的讓人可恨。

打拼出自己的樣子,就算是跌倒也會有人攙扶,就算是沒有成功,也不會裝出自己可伶的樣子,不會展示出柔弱的一面,可憐不是人的意志,而是人的動機,只要自己不服輸總有站起來的時候。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人思想不上進今生很難有作為,幫一次,幫兩次,第三次還是死狗扶不上牆,這樣的人就算有再好的前程,也會斷送在自己的手裡。

記得在一次電視上看到,一個小姑娘,父親不知去向,母親臥病在床,只有7歲的她了,並沒有出去討飯,而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撐起了這個支離破碎的家,靠著撿垃圾,吃剩菜,維繫著生活,一個小孩依然如此,那些大街上要飯的,裝可伶的,裝殘疾的人,真的是讓人深惡痛絕。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算是再可憐也要活出自己的樣子,受人尊敬。

個人見解,不喜勿碰。圖片源自網絡,如有觸碰痛點,深表歉意。


雲奇心靈


作為問題我還是一慣的原則,真人真事!

我有一鄰居,我和他家的孩子基本同齡,在我小的時候總以為他的父親死了,一年四季從不曾見到過他,慢慢的我們長大了,從鄰居和家長的閒談中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緣由。

他們的父親當年很風光,長的人五人六的,整天酗酒,打牌,搞破鞋,經常打罵孩子(說句實話他的孩子都不如要飯的),終於有一他帶著自己的情婦離家出走了,從此杳無音訊!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我們奇蹟般地又見到他。

他已失去了當年的風采,佝僂著腰,滿頭灰白雜亂的頭髮,走路一拐一拐而且有點中風後遺症,看著就挺可憐,到這裡我也不多說了,這就算答案吧!


山野村夫181077113


我遇見一個老太太,終日遊蕩在街頭,穿著不整。一問也有退休金就是和兒子們溝通不了,幾個兒子都離婚了,兒媳婦們全都是她給罵走的。她讓兒媳婦們都滾;說這是她的家。後來兒子們做生意賠了,房子都拿去抵債了,她也就沒家了,後來就半傻不精的整日遊走在大街小巷,晚上回兒子租的房子裡住。她的可恨之處就是不善待兒媳婦,拆散兒子的家庭,不是一個慈母;結果落到這個地步。她的遭遇詮釋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含義。可恨之人是因;可憐之人是果。


123春之花


可能有可恨的地方,可能沒有吧!只是這句話會被利用為毒雞湯。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嗎?

1、如果一個人平白無故的遭到他人的侵害,那麼這個人可恨嗎?

2、強者對旁人說:"不要幫助那個可憐人,我們要抵制他",旁人問:"為什麼",強者說:"有果必有因,可憐必可恨,那個人不講道德,不懂禮讓",旁人:"哦,原來是這樣,那好"。

若以全方位完美的100分的上帝為標準,那麼每個人都可能是可憐的,因為任何人出生時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

但因種種機緣,自己之先變得更趨於完美,而因為這樣自己就抵制攻擊比自己不完美的人,這樣厚道嗎?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多半是一個80分的強者(相對完美)對一個70分的弱者(相對缺陷)的嘲諷,而這個相對的強者卻沒有看到自己的20分的缺陷錯誤,因為有20分缺陷的強者是強者,所以才沒有受到弱者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他們可能會受到90分的強者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當自己與最強的100分的上帝相形而見絀時,我們還需要與比自己弱的人計較嗎?還需要盯著弱者的缺陷攻擊嗎?而利用一個人的缺陷來攻擊一個人本來就是錯誤的:有心人只攻擊、懲罰犯錯者而不告訴犯錯者為什麼會受到懲罰,所以,犯錯者反覆的被有心人誤導、誘導、脅迫犯錯,然後又反覆的被暗中攻擊,而遭到暗中攻擊、過度懲罰的犯錯者又可能會再次犯錯,如此惡性循環,犯錯者永遠在那些有心人的魔抓中掙扎(心理病反覆復發的原因之一),那些別有用心的強者忽略自己本身的錯誤、站在自己的錯誤上來評判他人的錯誤並以此為理由懲罰攻擊他人。按理來說,強者沒有資格懲罰犯錯者,因為強者者沒有盡到告知義務(權利與義務對等、同時產生);按理來說,強者不能不合理的懲罰犯錯者,因為犯錯者負他人什麼、侵害他人什麼就只需還什麼,如犯錯者侵害了他人的物質利益,那就不能懲罰犯錯者的精神,除非犯錯者同意;按理來說,強者不能對犯錯者過度的懲罰;按理來說,強者不能為犯錯者設置犯錯的環境(因為不能為了懲罰而懲罰),除非犯錯者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好的、侵害他人的,否則就是以強欺弱——依仗“自己知道“而侵害“他人不知道“,所以,為他人設置犯錯環境的前提是為了避免他人的錯誤不產生某種嚴重的後果(不能是以為了懲罰他人為初衷),當以這種初衷為前提時,那麼就需要做到既能讓對方發現自己的缺點錯誤又不能實際的侵害到對方(不過度懲罰對方、不讓對方真實的犯錯),否則,別人的缺陷關"你"什麼事呢?至少別人的錯誤還沒有產生某某後果,而如果不是你特意的挑剔,別人的某些缺陷永遠不會產生什麼後果。

所以說心理病以及社會矛盾的的主要原因是外在的錯、壞人的不講道理。


問心思湖


不完全是這樣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意思就是可憐的人必然有一個或多個很不好的習慣。比如很喜歡喝酒的人,就是嗜酒如命的人,好吃懶做的人,偷竊習慣的人等等。哪怕給他們再好的生活條件,他們總會敗家完的。最後還是淪為最初的生活狀態。嗜酒如命,好吃懶做,偷竊不改。毀掉自己甚至家庭。


一品波哥


鄙人認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重點在於可憐和可恨,可憐是指讓人憐憫的地方,可恨是指明明知道自己有這些值得憐憫的地方,可是自己卻不想著怎麼樣去改變,總是拿上天不公來騙自己,自己有缺點,有不足,應該拿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去彌補,但是他們卻無線的放大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的人,如何叫人不恨。


v1笨蛋丶帥


這句話揭示了一個哲理,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

可憐之人,是因為他處境悲催,值得大家同情,讓人心生憐憫之情。但是,當我們深究他為什麼會身處這樣的境地時,我們會發現,這是他自身性格缺陷,或者品格造成的。也就是說,因為他的個性所致,他做錯了許多不該做錯的事。當我們瞭解這些真相時,必然會對他造成今天的境遇產生一種“活該”“可恨”的想法。


yaming1971502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一句民間俗語,其實是一種因果報應的含蓄說法,‘’可恨‘’是因,可憐才是果。有時也含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當然,這句俗語現在有些場合被濫用,並不是所有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些可憐之人是完全無辜的,就像被人販子拐賣的孩子,失去孩子的父母。


東平湖傳說


回答可以更簡單一點,這個問題的關鍵點是對“恨”字的理解,在古代這個字是多重意義的,和現在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不一樣,在古代往往有”遺憾”的意思,或者也就是恨其不爭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到這層意思,那麼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


吉安晨說


不完全是,意思是作事不按常理出牌,有人不喜歡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