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越來越多新興的賽車比賽如雨後春筍般出生,它是否衝擊了一些傳統的賽車比賽呢?例如新誕生的FE電動方程式,宣稱為未來取代F1的運動,實際上如何呢?又比如跨界拉力賽WRX的誕生,解決了WRC這種拉力賽難以轉播的問題,那麼它對於WRC這種傳統拉力賽又有什麼影響呢?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提到賽車運動,它永遠離不開商業運作,任何一項賽車運動,沒有商業成分是無法健康運轉下去的,哪怕是世界最頂級的F1賽車,它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群商人燒錢的遊戲。而新興的FE電動方程式,它解決了賽車運動噪音過大難以在街道城市中舉辦比賽的痛點,同時因為如今新能源崛起的大環境,令廣大車企越發的看重這項運動的發展。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這裡便出現問題了,廠家和贊助商的利益和觀眾的喜好產生了分歧,觀眾其實更加喜歡賽車發動機的轟鳴聲(哪怕是F1從V8自吸改到V6渦輪導致聲浪降低都受到了一眾車迷乃至車手的口誅筆伐),更喜歡速度更快更加極限的比賽。然而贊助商更在意這個比賽的商業價值,在城市街道中比賽無疑擴大了宣傳力度。而車廠更加看重這項比賽為自己帶來的影響和技術革新,在國內外都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情況下,能夠贏下這種運用新能源賽車的比賽同時還能促進自己新能源技術的革新,同樣也是雙贏的局面。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從往年F1的收視率走向來看,F1的下坡路走得一步一個腳印!而F1的精彩程度難道低於FE這種沒有迷人聲浪的電動車賽事嗎?我想這個問題可能不能單用一個是與否回答。

目前還沒有得到有關FE的收視率統計,不過我想FE作為一個新興賽事,雖然F1的收視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其體量還是遠遠高於FE的。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那麼F1的收視率下降就和FE沒有關係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卻可以很明確的給到你,有關係!

接著上面沒有說完的問題,FE雖然沒有太多的去搶奪F1單的收視率,但是它卻搶奪了很多F1潛在的精彩程度!

這又要說到如今的大環境,FE作為一項新能源的賽車比賽,就像上面說的,這項比賽是非常吸引各大車企去參與的。但是F1作為世界頂級的賽車運動,過高的研發費用,以及已經逐漸逝去的燃油車大環境。都讓許多有實力的潛在競爭者望而卻步。

這樣就容易導致現在的F1比賽中缺乏眾多車隊輪對輪的較量與競爭,幾大車隊逐漸地拉開與中游和下游車隊的距離,不得不說,現在的F1真的就是F1和F1.5的對決,中游車隊在上游車隊賽車不發生問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超越上游車隊的,哪怕上游車隊在比賽前期掉到隊尾,他也非常容易的通過幾十圈的超越去奪回自己的位置。而改變這一情況的最好方式就是讓F1引入新鮮血液,無論是保時捷、奧迪、寶馬還是其它品牌,他們是有技術實力去跟如今的大車隊競爭的。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這裡就引入了F1收視率下降最為根本的問題,精彩程度!現在的比賽再也沒有收視率巔峰時期迷人的V10自吸高亢的聲浪、沒有小車隊依靠策略和賽車對某一條賽道的適應性獲得登上領獎臺甚至奪冠的機會、也沒有賽中加油的依靠多種策略的精彩獲勝。

沒有迷人的聲浪、沒有冷門、沒有以智取勝。

想想當年的F1比賽,擁有F1原始V10的迷人聲浪,某個小車隊可以依靠大車隊的失誤或者自己賽車對於這條賽道天生的優勢獲得冠軍,某位車手可以依靠精彩的進站策略反敗為勝。沒錯!舒馬赫這位備受敬仰的車王也離開了賽場。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而如今的F1比賽,沒有了高亢的自吸聲浪,大車隊開場失誤掉到隊尾只需要十幾圈就可以超越所有中下游車隊,大家都儘量的去省油保胎,沒有什麼多次停站的策略,因為停站帶來的只有損失,沒有優勢。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車迷們想要的是真正來自賽車本身的魅力,因為賽車挑戰的是極限,是頭腦和身體的極限。不過如今的時代,科技在進步,哪怕只有六個氣缸的1.6T賽車發動機也可以依靠動力總成獲得超越千匹的動力,甚至超越V10年代的迷人聲浪的引擎、加油設備的運輸成本無法讓小車隊負擔得起、其實每一位車迷都知道那個年代已經回不去了,時間無法迴流,我們也無法回到那個年代。但是依然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可以被髮掘,很多車迷等待著這項運動強勢迴歸,找回那份原始的激情!

賽車運動逐漸崛起的年代,為何作為賽車運動頂尖的F1卻在走下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