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在如今21世紀的今天,國家在不斷的加大教育的投入,已有明顯的結果。無論的長輩還是晚輩,都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常常會聽到這樣對比的話。

“誰家的孩子的研究生畢業,畢業還在做銷售,沒有穩定的工作,家長多不體面。”、“誰家的孩子是高中畢業,自己打工之後,自學考大學,一畢業就自己做生意,看人家現在的生活多好啊,孩子的家長多體面。”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是啊,為什麼有些有高學歷和知識的人在生活中常常受阻礙,不容易做出什麼成就,然而,有的學歷不高的人,為什麼會有一番成就,讓旁人羨慕不已?很多人會說這是命,或者沒有遇到“貴人”,有的人會抱怨不公平,自然地心中有委屈和埋怨。

古往今來這樣的事情不計其數,一個大家最熟知的一個人是梁啟超,他一生都在為了國家,投身中國社會的發展,為了民族強大和國家繁榮,竭盡全力吶喊,不斷地四處奔走,付出了幾乎全部的精力和時間。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他是大才子,人品幾乎沒有瑕疵,但是除了自己的學術貢獻,他對中國的發展做的貢獻和自己理想,似乎一個都沒有實現。曾參與“戊戌變法”,結局是光緒帝被囚瀛臺;輔佐袁世凱,卻突然憲政變味,國家走到了迷茫的階段,時局與他的努力適得其反。

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聖人治國”的思想,在選用人才方面也離不開“德才兼備”的標準。即使是在這樣平等的情況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結果。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曾國藩曾說過這樣兩句話,讀書人學習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為輔助。在曾國藩看來,無論是讀書人還是成大事,“識”是顯得多麼重要。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將“德才兼備”轉為業績、成就,還必須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識”分為三者,這三者緊密聯繫,缺一不可。哪三者呢?才識、見識、膽識,簡單的講就是“三識”。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第一是才識。才識是指才能與識別力。在你上學階段學習的知識,對知識的掌握和對知識的使用的程度,你會對你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見解,你會有自己的理論和思想。

知識不只是侷限你上學階段的範圍,也在於你工作時所掌握的,更重要的是你一生所學的知識。掌握的知識越多,你越有見解和思想,不會侷限對一件事的認識。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你會用你學到的知識來用不同的方法來分析和處理這件事情。並不是說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越多越會去做事,而注重於你如何使用你的知識量。

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選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這就是你的才識。但是,缺乏知識的人除了那些受到家族好的思想和影響的人會去平穩的生活,大多數的還是會因缺乏知識而難以前進。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第二是見識。見識是屬於你思想領域的物,除了你的知識量之外,見識越廣越會看的長遠,對知識量的掌握會更容易,會學得更透徹和紮實。見識需要結合你的知識量來判斷形勢,對外部環境有一定的趨勢,有一個認識和框架判斷。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會忙碌了一輩子卻沒有什麼成就?就如我們熟悉的梁啟超,他是非常有才識的人,但見識方面有缺乏,以至於後來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卻沒有好的回報。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舉個正面例子,朱元璋的事蹟。他沒有優越的條件去讀書,他從小生活在很貧寒的家庭裡,曾為地主放牛。在當時的環境裡,他怎麼能一步步成為明朝開國皇帝,讓後人敬佩的一個人。

在被人追趕、兵荒馬亂、飢腸轆轆的奔波中,他一直靠著自己的細心和認真,紀錄、思考自己走過的路和感悟,一點點積澱成知識,轉化為見識。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第三是膽識。膽識就是除了見識,還有自己的膽量。簡單的講就是指同時具有見識和勇氣,這是歷經苦難的才能培養出來的人性品質。

比如《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裡有一句話:“此非有十二分才智,十二分膽識,安能如此。”明朝黃道周《節寰袁公傳》有句話:“(袁可立)子樞,博雅有膽識,為戶部郎,別有傳。”

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

都在強調膽識的重要性。所以,膽識是唯一將才識和見識付諸實踐的過程,是創造執行力的過程。有膽識的人會有勇氣去面對大起大落,會用自己才識和見識創造一番大事。

這就是“三識”。古往今來,為什麼德才兼備的人卻一事無成呢?是小編自己的觀點,願此文可以給有志於有夢想和志於有一番成就的人有一些啟發,歡迎讀者朋友們在評論區發表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