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它流经我国11个省份,全长6397公里。其中,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416公里,被称为“八百里皖江”。如何“跨越长江”,可以说是我国交通史上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一座又一座长江大桥,便这样应运而生。

芜湖长江大桥主跨312米,这个跨度创造了当时的安徽第一,甚至是全国之最。当然,它带来的改变,就像这个记录一样刻骨铭心。

大桥未成 生活不易

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位于长江以北,与江南的市区一江之隔。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就逐渐成为了芜湖市民的“菜篮子”,芜湖市区有60%以上的蔬菜,都产自二坝。

记者9月下旬来到这里时,看到了成片的蔬菜大棚,正在劳作的二坝镇蛟矶村村民徐大荣,便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他主要种辣椒、番茄、西瓜、茄子,这些主要的蔬菜。

55岁的徐大荣,年轻时就开始种植这些蔬菜了,可就在20年前,虽然蔬菜耕种很辛苦,但销路也得“看天收”。因为每天前往芜湖市区的唯一方式——就是汽渡。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徐大荣说,那时都是人工挑,坐原来的汽渡,才能过去市区。蛟矶村村民管远泉则表示,因为没有大桥,不坐汽渡没有办法。那时候芜湖大桥没有造,必然要坐汽渡。因为船上人很多,有时候菜都“挑不动”。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在建的高铁桥

在江城芜湖,现在有一座在建的商合杭高铁桥,高铁桥的边上,原先是有一个轮渡码头的。当年芜湖长江大桥没有修好的时候,二坝镇的村民,就是通过这个码头,乘船将蔬菜运往芜湖市区的,交通很不方便。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乘坐轮船渡江到达江南,最主要的不方便就在于,这种交通方式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很大,有时候遇到起风或者有雾,船就不能开,蔬菜就运不过去。这对于村民来说己经是很正常的情况。没有办法,村民只好把蔬菜带回家,因为是自己家种的,那时候没办法,烂了也不能过去卖。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1997年3月22日,万众瞩目的国家“九五”重点交通工程——芜湖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其工程规模,当时居中国长江大桥之首。芜湖长江大桥采用低塔斜拉桥桥型,主跨312米,当时是国内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梁。大桥建设历时三年多的时间,2000年9月,芜湖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二坝镇的村民们欢呼雀跃。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徐大荣说,大桥通了,他就可以用他们家的小货车,装个千把斤,开到芜湖卖,既好卖些,装得又多。管远泉也高兴地表示,大桥建好了,那就风雨无阻了。这个变化比以前要大得多,好得多。

芜湖长江大桥公路桥有限公司养护分公司经理李韵表示,长江大桥的开通,给(长江沿岸)两地的居民,包括芜湖市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芜湖平常的蔬菜,都是通过江北那边,每天早上通过这个桥运过来。

薪火相传的“大桥故事”

芜湖长江大桥的开通,可以说是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的群众。而事实上,不仅仅是江北的菜农可以不受天气影响,更为快速、安全地到达对岸。芜湖长江大桥,对于我省的意义,更是立竿见影,它把安徽省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合肥市和芜湖市,紧密地连接了起来。

从前,从芜湖这边到省城合肥去办事,要过弋矶山的轮渡,基本上在轮渡的排队时间,要三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去一趟合肥,单趟时间估计要五个小时。这座桥通了之后呢,现在去合肥的话,也就是说跨个江,也就是十来分钟。基本上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到合肥了。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18年前,芜湖长江大桥通车后,合肥和芜湖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而在此后经济不断腾飞、交通日益便捷的18年时间里,芜湖长江大桥,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

经理李韵说,这座桥2000年10月通车之后,起初每天大约通行4000辆到5000辆。到了2018年,也就是今年的上半年,现在每天要通过四万五千辆到四万六千辆,也就是整体的车流量翻了十倍。

芜湖长江大桥,只是我省长江大桥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缩影。从1995年,我省第一座长江大桥—铜陵长江大桥建成开始,“天堑变通途”的“大桥故事”,便在薪火相传般地演绎。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2004年12月,安徽省第三座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通车。安庆长江大桥是沪蓉高速,沿江高速的重要交汇点。大桥的通车,加强了与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的联系。2013年马鞍山长江大桥通车,这座大桥也是极具特色,采用了三塔两跨悬索设计,体现了徽派特点。大桥的修建不仅连通了和县和当涂,也让安徽经济更好地融入了长三角地区,是一条交通大动脉。

当涂县江心乡居民陈发召说,结婚的人遇到起雾,一天(轮渡)只开一次。在这边接亲,他就不得回去啦。

殷永高说,这条线应该是最近的,至少节省五十公里以上。它都是新建的双向六车道,速度更快。应该说未来合肥到马鞍山比从合肥到芜湖还快,还节省十分钟。

2016年底,皖江上游第一座长江大桥,望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了,也结束了望江县不通高速的历史。

因为它20年前的菜农,卖菜再也不靠天收,如今它们改变了我们!

安徽交通控股集团工作人员房涛告诉我们,它是目前国内外最大跨径组合梁斜拉桥,创造了多项第一。

而去年年底刚刚开通的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八横”中“纵二”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位于无为县的石涧,终点是繁昌县的峨山。它的建成不仅完善了安徽的公路网络,也为我省东向发展打通了一条战略通道。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和安徽省东向发展的重要战略通道,成为芜湖市拥江联动发展的畅通工程。

目前,安徽省在建的还有池州长江大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一座又一座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让大家振奋和欣喜,薪火相传的“大桥故事”,在新时代还将继续延续。

来源安徽经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