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近日,優酷港劇嘉年華現場傳來了一個令劇迷興奮的消息——TVB三大臺慶劇《跳躍生命線》、《是咁的,法官閣下》、《兄弟》以及年底壓軸大戲《大帥哥》將在優酷平臺上同步播出。

同播意味著零時差,內地觀眾可以第一時間收看到自己想看的TVB新劇。同播可以進一步拉近港劇與內地觀眾的距離,這對於港劇在內地的傳播具有革命性意義。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回溯港劇風雲史

靠攏內地是趨勢

最近幾年我們多少聽到過一些“港片已死”、“港劇已死”的聲音,這並非危言聳聽。

80後、90後可以說是看著港劇長大的。曾幾何時,一部《上海灘》引發萬人空巷,《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等金庸武俠劇是幾代人難忘的童年記憶,《大時代》是鴻篇鉅製的經典,《金枝欲孽》是宮鬥劇的始祖,還有很多律政劇、倫理劇和警匪劇也都有著大批忠實粉絲。幾乎每個電視臺都放著港劇,家家戶戶也都收看港劇,港劇紅極一時,可謂當時的屏霸。然而近年來,港劇影響力不如從前。各大地方臺很少見著港劇的影子,港劇演員紛紛離開TVB到內地拍戲,劇集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港劇的式微有目共睹。與之構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影視行業不斷注入新鮮資本,影視劇數量逐年攀升,行業欣欣向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TVB頹勢明顯,這個創立了51年的老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長期以來,TVB的經濟模式是“本地廣告收入+海外發行收入”。這個經濟模式是切實可行的,TVB創立50年幾乎年年盈利並無虧損。因此當內地各大衛視走向製播分離時,TVB並未動搖這一基礎。

這一盈利模式起初得益於TVB擁有優質攝製經驗、大量明星合約等資源優勢。TVB獨攬全局,形成攝播一條龍的產業佈局,這曾是TVB引以為傲的優良傳統,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已成為固步自封的裹腳布。面對新時代的挑戰,TVB的改革迫在眉睫。

優酷向TVB拋出了橄欖枝。從2013年開始,優酷獨家引進TVB大量優質劇集。據統計,2014年、2015年優酷站內TVB劇集播放量均超過100億,這體現了港劇強大的粉絲號召力。另一方面,優酷聚集了大量內地港劇迷,港劇成為優酷的一大特色。港劇回春的帷幕悄然拉開。

三年前,TVB迎來一個新的轉折。2015年4月,華人文化持股TVB,TVB開始走進內地,與各大視頻網站展開更多合作。由TVB、華人文化、SMG等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TVBC研發推出的APP“埋堆堆”,讓內地用戶能第一時間獲取TVB最新資訊。華人文化入股後,TVB打開局面,積極尋找全球合作伙伴,開拓互聯網業務。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今年3月19日,2018香港國際影視展開幕。在新劇發佈會上,優酷與TVB、TVBC共同推出"全球同步劇系列", 2018年TVB十餘部新劇內地獨播版權花落優酷。在近日嘉年華現場,除定檔播出同步劇外,還有《機動部隊》《蝕日風暴》《反黑》《飛虎之潛行極戰》等優酷與香港老牌製作公司的合拍定製劇,另有百餘部3000多集的TVB港劇資源充實港劇場,屆時必將引發內地觀眾追逐新港劇的熱潮。

標依託平臺顯身手

經典創新兩不誤

總的來說,TVB與內地的互聯網平臺有這樣幾種合作模式。首先最常見的是視頻網站引進TVB劇集,除了優酷,騰訊、愛奇藝等主流視頻網站也與TVB有版權合作。引進劇集的優點是可以將歷年經典盡收眼底,缺點是這些劇集往往“過氣”、“過時”,時效性不強。港劇同播將顯著改善這一缺點。

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兩地開始嘗試一種共同開發老IP的新模式,即視頻網站提供資本與平臺,TVB負責對IP進行衍生開發。開發老IP的一個好處就是能憑藉原經典的口碑和優質故事內核為續集助力,降低投資風險。事實證明,這一探索是成功的。《使徒行者2》、《溏心風暴3》、《宮心計2》等眾多港劇續集一經播出,立刻受到內地觀眾的熱捧和喜愛。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使徒行者2》是由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TVB聯合出品的警匪劇,於2017年9月18日在香港翡翠臺、騰訊視頻首播。《使徒行者2》依託於經典港劇《使徒行者》,後者被稱為是港劇打的一個漂亮的翻身仗,2014年該劇第一次播出,內地網絡播放量達到24億次,以絕對的優勢成為近年來最有影響力的港劇。

《使徒行者2》作為前傳,講述了以卓凱為首的正義力量,因一次警察被害案踏上了拯救臥底和尋找幕後黑手的征程。劇情與第一部沒有太大關係,這也便於沒有看過《使徒行者》的觀眾迅速“入坑”。演員幾乎班底全換,雖然少了第一部的主演林峰和佘詩曼,但又有陳豪、萱萱等實力派演員加盟,還有一眾新生代小生小旦搭戲,陣容不俗。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該劇的取景地也走出香港,來到了新馬泰,少了些許港味而變得更加國際化。這是TVB為了迎合內地觀眾口味而做出的調整。有觀眾表示,港劇最耐看的是港味,丟失了港味也就丟失了港劇的精華所在。對此,TVB節目及製作副總經理杜之克說:“我不能說我們拍的每一個劇都具有港味,因為在創作上,我沒有告訴同事只能拍港味的東西。我們對創作沒有太多侷限,現階段會多聽取內地觀眾的意見,瞭解他們的想法和喜好。”

對於開發老IP,杜之克認為:“TVB跟幾個內地平臺合作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但一開始合作的時候,因為大家對雙方的瞭解還不夠,我們必須要從大家都覺得比較安全的方法開展,用舊IP開展是相對容易開展的方法。”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雙方合作默契加深後,除了合拍IP衍生劇,兩地會共同出品一些新劇。比如這次的同步劇都不存在開發舊IP,而是對新題材的嘗試。《跳躍生命線》就是一部全新的醫療行業劇。拍攝期間TVB請了16名醫生做顧問,將一些非常專業的內容注入劇本,力求還原真實急救場景。“專業劇不需要承受和顧慮太多問題,而應該專注把故事講好。”杜之克說。

發揮品牌優勢是關鍵

同步劇有望全球同步

在這些同播劇中,除了TVB最擅長的行業醫療劇《跳躍生命線》,TVB律政新劇《是咁的,法官閣下》也同樣搶眼。《是咁的,法官閣下》主要講述黃智賢、關禮傑飾演的大狀帶著六位新紮律師的成長故事。口語化的片名譯為"是這樣的,法官閣下",一般用於律師陳詞發言第一句話,在香港主流社交平臺頗為流行。由片名可見,這部新劇港味十足。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動作類型港劇《兄弟》由新晉視帝王浩信領銜,與楊明伍允龍上演兄弟恩仇,與飾演其私人保鏢的江嘉敏組CP,該劇集時尚懸疑警匪動作於一體。《兄弟》是一個架空的故事,港味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濃郁。

《大帥哥》是TVB50週年臺慶壓軸大戲,深受內地觀眾喜愛的張衛健重出江湖,時隔21年再以經典光頭造型亮相,演繹大時代下小人物龍奇的勵志故事。該劇成為今年同播劇最大亮點。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近年來TVB的古裝劇製作明顯減少,前段時間《宮心計2》播出之後反響平平,並無太大水花。TVB與內地的合拍劇多以時裝劇為主,這正反映了TVB的新港劇戰略——關注這個時代的港人生活,講最地道的香港故事。

留住港味並不意味著停滯不前,而是對自身特色的堅守,對品牌的捍衛。這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尤為可貴。在不少港劇迷心中,港味是港劇的初心,是港劇的靈魂,丟失了港味,港劇就平淡無奇。

一方面是堅守香港文化和香港特色,另一方面是積極迎合港外觀眾的口味,擁抱多元文化,求同存異。港劇要想走出去、走得遠,必須因地制宜,瞭解其他地方觀眾的需求。純港劇可能會讓那些不是港劇迷的觀眾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距離感,因此補足原有短板,投港外觀眾所好是當務之急,譬如升級場景配置、使服飾妝容更精緻、增加感情線等這些措施更能滿足內地觀眾的口味。


多部TVB劇首度與內地同播,釋放港劇復興新信號

目前TVB最主要的戰略就是擴大觀眾受群。值得一提的是,港劇不僅在內地實現同播,一些劇在澳洲、新西蘭、英國、北美、越南等地區也已經實現同步上映。港劇的“走出去”戰略可以說實現了階段性勝利。未來TVB還將繼續發揮其品牌優勢,擴大其影響力。港劇能否實現復興,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