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通脹,如何對待未來的購房計劃?

關於錢的貶值,一組數據可以讓你深切的體會到:

197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447萬元;198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66萬元;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6萬元;200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3.5萬元;2013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

這就是通脹,學名通貨膨脹,小名叫錢毛了,錢不值錢了。

而這些年,唯一能和通脹對抗的,就是房價: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

近十年的房價,全國平均漲幅3.5倍近二十年房價,全國平均漲幅16倍

很多人都知道錢生錢,知道利用餘錢理財投資,這包括炒股。

但是,20年的時間,有多少人投資理財的收益是16倍?

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是:

別太把現在的錢當做未來的資產,有錢別耽誤花,因為你不管如何投資,都趕不上通貨膨脹,趕不上錢不值錢。

其實,貨幣,也就是錢,從歷史數據來看,並不是你的資產,更不是你未來的財富。

現階段很多身邊的朋友買房子,問我如何配置首付比例和貸款,這篇文章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我回答的策略:

能貸多少貸多少,能貸多久貸多久。

原因很簡單,現階段4.9%的商業貸款利率,遠小於過去20年關於“錢”的貶值速度。

說個實際的數字,省下你計算的時間,貸款100萬,20年(24個月)月等額本息還清,總本息還款額度1570665.72元,支付利息款570665.72元,月均還款6544.44元。

過去20年,錢貶值了16倍,而銀行20年100萬的貸款利率算下來多收你57萬的利息,當然這是月等額還本付息,簡單的折中下來50萬貸款20年多還57萬,這也是有優勢的。(等額還本付息涉及到財務分析問題,簡單的折中方便理解,並減少較大的誤差)

現在不是比誰家有多少錢的時代,真正的財富是現金流,是每年家庭產生現金流多少的比較。

保持良好的現金流,用現金流的錢產生更大化的資產。

面對通脹,如何對待未來的購房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