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危言聳聽:中國平安股價或將腰斬!

中國平安從2017年的四月份開始啟動,最高漲幅超過120%,可謂是站在神壇上的股票,一度成為是績優白馬股、大金融類股票的代表,但是最近連續5個交易日收陰線下跌,近期跌幅近10%,

這要跌倒什麼地方?

長期來看是有股價腰斬的可能性的,甚至也許股價腰斬並不是真正的結束,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基於事實數據的判斷。但是,短期內或許不會有這麼大的跌幅,畢竟市場也承受不了這麼大市值股票短期內的急速下跌,但是未來一到兩年可能會慢慢釋放。

那麼我將闡述一下判斷依據的事實和數據。

首先,我們先看其現金流量表的數據:

這不是危言聳聽:中國平安股價或將腰斬!

這個數據顯示,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平安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報告期同比持續減少,而從今年年初以來,中國平安的整個公司戰略發生了變化,年中傳出平安資管解散其權益投資團隊,包括部分的股票資產作出一些處置,人員上也大幅縮減,這表明中國平安這家公司對風險偏好型投資戰略發生了改變,雖然有很多對於這一現象的正面解釋,比如因為財務報表的調整等等,但是這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平安作為一個保險公司,未來會將重心轉移到風險保守型模式。

但是,僅僅因為投資的重心減小就會對其股價造成利空嗎?

眾所周知,中國平安作為一家保險公司,其實實際就是一家金融投資公司,很多險種的規則也促使著將保險人的錢拿來投資,例如額外的養老保險,就是現在每個月繳納多少,未來到達歲數會返還更多等等。這樣看來,其實保險公司就是借用保險人現在的錢進行投資增值,實現盈利,包括大家都有耳聞的股神巴菲特所創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其根本上就是一家保險和多元化投資集團,通過保險資金帶來的現金流再投資產生更大的增長收益,進而形成擴大。從這個角度上看中國平安實際上是一家保險-多元金融投資公司。

那麼,當中國平安的戰略發生了轉移之後,從風險偏好型到保守型戰略,實現穩健增長,從而投資活動開始減少。這個戰略一方面適應現在金融宏觀環境,經濟金融市場不景氣,逆週期投資,不見得能取得更好的結果;另一方面,市值及規模達到了這種級別後開始保守穩健,這樣高增長的成長性就被扼殺摒棄。這一點是最為關鍵的。

雖然說中國平安的確不錯,未來保險行業在中國的市場還是有待進一步開拓的,但是原本的高增長戰略轉變成現階段的保守型穩健戰略,對其估值會有很大的影響,原本高增長模式下估值中很大一部分是含有增速這個概念,但是高增長模式改變後,即使業績不下滑,市場給其估值也勢必會下滑。反觀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一家公司——工商銀行,雖然是三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賺錢最多的公司,但是它的增長能力已經不具備高增速的條件,這樣市場給出的估值(PE)僅有6倍左右,而很多銀行股現階段破淨值不是因為不賺錢,錢也沒比其他公司少賺,但是就是因為增速不夠,沒有成長空間。

再看中國平安,如果其戰略轉移到保守型,業績平穩保持,增速下降,那麼他的估值將對標銀行股,或可能比銀行股稍高,保守給出6.5左右PE動態市盈率,再加上市場經濟整體歡迎不景氣,對於保險行業是致命性打擊的。現階段的10.2倍PE來計算,中國平安的股價腰斬也是理論性存在的。

當然,銀行最近不景氣也是這個道理,尤其是招商銀行為代表的較高估值的銀行,市場給出的結果已經在股價上體現,而且像這種規模的“砸盤”,基本上是大機構所為,要明白的是,機構的操盤手法是決定賣出後短期內不會改變其態度與方向的。

綜上所述,最近的藍籌股權重股以及高估值的白馬股儘量規避。

這不是危言聳聽:中國平安股價或將腰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