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北京的三個“新”

2018年已進入尾聲,時光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溜走。回望這一年,生活在北京的我,感受著北京的飛速發展,空氣變好,街巷更美,我們與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距離更近。

“疏整促”有了“新”成就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34323戶,超額完成2.36萬戶的全年改造任務。就拿我們石景山區來說,北辛安棚改項目涉及6000多戶居民,30萬平方米的非住宅全部拆除,對這裡的居民來說,全新的、更優質的生活就在眼前。

一年來,石景山模式口地區運用“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拆除違建還綠於民,復原京西古道街景,曾經那個喧鬧嘈雜,攤販聚集的老街搖身一變,成了古色古香的文化街道。

這一年,北京的三個“新”

每一條背街小巷都是市民自己的家園,如何如何美化、如何呵護,這不僅需要街道的努力,更需要每一個市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化惠民有了“新”活力

光有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可還不夠,咱們北京人的精神生活也有了更多實惠。自實施“北京惠民低價票演出補貼項目”以來,北京的觀眾不用再面對高昂的戲劇票望而卻步,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生們,有更多機會走進劇場感受藝術的魅力。低價票帶來的劇場繁榮反映出來市民對於文化生活的渴求,期待文化惠民政策能夠更貼近民生,實惠於民,服務於民。

這一年,北京的三個“新”

民生實事的“新”未來更加明朗

北京市2019年擬辦重要民生實事初選項目網上投票活動已經在網上開啟。增3萬個學位、再開通3條軌道交通新線、完成200條背街小巷治理……營造宜居環境,提升生活便利性,2019年的北京,我看好你!

感謝這一年為了北京努力奮鬥的工作者,在許多平凡的崗位上鑄造了不平凡的事業,有了2018年北京的這番新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