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云南王“在云南的历史痕迹(二)

另一个“云南王”名叫“龙云”。

龙云,1884年11月出生于云南昭通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原名登云,字志舟,自幼习武,凭一身正气,只身杀掉“顺江王”余海山,威震金沙江两岸。1911年与邹若衡、卢汉在四川加入魏涣章的反清部队。1911年底加入滇军。1912年与卢汉等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陆军讲武堂创于1908年,后由同盟会云南负责人李根源任监督及总办,至1928年共办19期,朱德、叶剑英、范石生等,也就成为了龙云的校友。

两个”云南王“在云南的历史痕迹(二)

1936年、1937年“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的相继爆发,民族矛盾成为只要矛盾。龙云在继续拥蒋的同时,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爱国主义思想日增,1937年8月,龙云在南京参加“国防会议”的途中和会议中间,会晤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中共代表·,双方开始建立联系渠道,并逐渐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决心。1937年9月9日龙云誓师巫家坝,首批滇军步行1000多公里到长沙集结,随即奔赴台儿庄。战斗中,滇军前赴后继,英勇杀敌。战斗胜利后,四万官兵仅剩两万,但滇军威震敌寇,享誉华夏。8年抗战,龙云共向抗日前线派出20多万雄兵,经历大战役10余次,并动员和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西大抗战,这是龙云政治生涯中辉煌的一笔。

两个”云南王“在云南的历史痕迹(二)

1937年,龙云主动向蒋介石请命修筑滇缅公路,打通抗日的国际通道。在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等几乎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云南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在龙云的策动下,每天出动11.5万人,用了8个月修筑了927公里,使滇缅公路全线通车,援华物质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是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一页。

1938年龙云聘请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云南弥勒人,熊庆来任云南大学校长。随后不断发展院系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培养出许多建设性人才,为云南发展及时补充着中坚力量。

两个”云南王“在云南的历史痕迹(二)

龙云之所以享誉“云南王”的称号,还有一点就是发展了云南的旅游业。大家都知道石林是云南旅游的标志,也是云南的一张名片。1931年龙云在初次看了“李子箐”石林之后,专门命人修筑了一条长约两公里的道路,并在石壁上提写了“石林”二字,从此揭开了神秘喀斯特地貌的神奇之旅。云南的石林形成于5亿多年前的二叠纪,当时整个石林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历数万年的风雨洗刷,地壳变迁与挤压,最终形成了形态各异,巍峨壮观的石林景观。

1962年6月,龙云因心肌梗塞逝世于北京,享年78岁。悼词中说道:“龙云的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这位英雄的离去,多少让人神伤,但昆明市内龙云的官邸依然保存,现已更名震庄迎宾馆,作为了云南省的国宾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