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車輛也多,可為什麼沒有“停車難”?網友:差距不是一般大

在我們國家的大城市中,交通都是非常擁堵的,尤其上下班高峰期間,能賭到你懷疑人生,但奇怪的是,在面積只有北京1/8大,人口密度是北京五倍的東京,卻很少出現這種堵車的情況,倒不是說這個東京的車輛很少,而是他們有一些設計跟國民素質讓人不得不佩服,這是一個共享單車盛行的時代,這個日本人愛騎車,可是街上也沒有見過成堆的這種單車墳場,其實那是因為他們的車庫會"隱形"。

日本的車輛也多,可為什麼沒有“停車難”?網友:差距不是一般大

在日本的街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裝置,這就是地下自行車停車場,每根地下圓柱只有七米寬,卻能容納204輛自行車,停車的時候你只需要把這個車子停在門口,門就會自動打開,把你的車子帶到地下去,自行車進入地下後,控制系統就會通過上下傳送,根據這個就近原則為車選好位置,如果不小心弄錯了,裝置也會智能判斷並且自動校正,甚至還可以遠程診斷跟維護,這樣一來,那停車取車只需要刷卡十幾秒就搞定了,遠比"大海撈車"來的快多了。

日本的車輛也多,可為什麼沒有“停車難”?網友:差距不是一般大

不僅僅是自行車停車,東京的這個汽車停車場也是非常逆天的,像這種基礎款的這種雙層停車場,只是多了一個小擱板,這個空間利用率就能翻一倍了。

日本的車輛也多,可為什麼沒有“停車難”?網友:差距不是一般大

還有這種立體式停車場,原理就類似這種摩天輪,取車的時候機器會把你的車緩緩地降至地面上,下方的車則轉到另外一邊向上爬升。

日本的車輛也多,可為什麼沒有“停車難”?網友:差距不是一般大

電梯式停車場和這個"地下自行車停車場"類似,機械臂每次載一輛,這車利用這種橫移、縱移、旋轉的方式把汽車精準的送到每個"倉位",同樣的一塊麵積,常規的停車場可能只能停五輛車,而這樣的設計下能停20輛,40輛,甚至更多。

日本的車輛也多,可為什麼沒有“停車難”?網友:差距不是一般大

不少網友看了日本的停車場,再對比了一下我們國家的停車場,感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其實有句老話說的好,向敵人學習才能戰勝敵人,客觀的來說,雖然對待日本是有這個民族情結的,但是他們的嚴謹、守秩序、國民素質跟匠人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那羅馬也不是一日建成,國民素質也不是一下就能升上來的,我們不怕進步得慢,只怕明明已經被甩在身後了卻還渾然不知妄自尊大,但是好在越來越多的國民認識到這一點,正積極地改善自己,這樣我們國家才能變得更好,不知道大家說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