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联通、电信 通信三巨头玩不转的金融梦

去年12月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旗下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金科”)揭牌,落户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注册资本10亿元。

据了解,中移金科的主要业务涵盖融合支付、特色电商、金融科技三大板块,旨在打造国内一流的“通信+消费+金融”综合服务商。此次挂牌,标志着中国移动在金融领域深耕再进一步。

通信巨头的金融野心

在互金发展的道路上,通信巨头的身影从未缺席。中国的通信巨头们也都有一个金融梦,或直接成立金融公司,或“借船出海”,通过直接或间接入股的形式曲线入局金融板块。

移动、联通、电信 通信三巨头玩不转的金融梦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2010年,中国移动就开始进军金融领域。中国移动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移动以398亿元认购浦发银行2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1年,中国移动旗下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得央行批准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之后推出了支付业务品牌“和包”,品牌定位“移动支付专家”。

2014年,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牌照,正式推出旗下第一款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聚宝”,由此获得了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入场门票。2016年,中国移动入股仁和人寿保险公司曲线入局保险领域。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移动在支付、消费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战略布局都已逐渐成型。

2018年6月,“浦发·中国移动5G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在上海正式揭牌。

相比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金融布局稍晚一步。

2011年,中国联通旗下“沃支付”获得央行批准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后,逐渐发展为支付全牌照公司。

2014年,中国联通又与百度、富国基金合作推出“沃百富”,覆盖银行理财、基金理财、定期理财以及活期理财的平台。

2015年3月,中国联通牵手招商银行组建招联消费金融,中国联通凭借5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成为中国联通手中的金融“王牌”。

2015年,中国联通与中国银行面向联通注册代理商共同推出小额贷款服务“沃金融”。此后布局脚步从未停歇,相继涉足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理财、融资租赁等多个领域。

背靠电信,甜橙金融成为通信行业三巨头中布局范围最广的,涵盖支付、消费金融、征信、保险代理等多个金融领域。

甜橙金融(原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是中国电信布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板块。旗下“翼支付”拥有完整支付业务牌照。

此后,“甜橙金融”逐渐发展七大业务板块:翼支付、交费易、甜橙云贷、甜橙理财、橙分期、甜橙信用、甜橙技术。今年3月,甜橙保险还宣布通过重组收购获得全国保险代理牌照——陕西中和恒泰保险代理,进军保险业。

值得一提的是,甜橙金融经过七年的低调深耕,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截至目前,甜橙金融已拥有超4.5亿用户,其中月均账户活跃用户数超3500万,同时支持400余万商户和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年交易额突破15000亿元。旗下的翼支付注册用户超5亿,成为国内最大的民生缴费服务提供商。

而依托于3C场景合约机分期业务的甜橙消费金融后来居上,累积放款额超过500亿元,在贷用户约600万,单月新增贷款余额达10亿元。短短两年时间,体量已经逐渐赶超了部分持牌系消金公司。

以支付为发力点 牌照将制约发展?

综合分析看出,不论是电信、移动还是联通,通信巨头们都选择了把支付作为探索互联网金融落子的第一步,只不过中国电信是在翼支付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业务范围,而中国移动则成立了新公司,从“电子商务”到“金融科技”。但三者都以支付为发力点,布局金融生态,通过不尽相同的发展路径,开疆拓土,各自打造金融科技闭环。

尽管中国的通信巨头们入局不算晚且坐拥海量的客户基础数据和消费行为数据,但在金融这条路上走的似乎难以称得上成功,想做的很多,但做好的不多。在激烈的竞争中,通信巨头们虽然动作不断,但仍与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差距悬殊。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础通信运营商的特性,拥有海量用户优势的他们在金融应用及场景中缺少互联网基因,而国资背景不敢玩烧钱;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之间向来各自为营,甚至彼此拆台。

长远来看,通信巨头们仍然面临着重重现实挑战,监管与牌照仍然是掣肘通信巨头们未来金融业务推进的主要阻力,未来实现厚积薄发依然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