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多长寿,不想长寿也该学哲人

四川广播电视报家周刊报道,北大哲学系在北大有了一个有趣的别称——“长寿俱乐部”。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中,90岁以上的就有十余人,85岁以上的更是超过20人,占知名教授近半数,去世的哲学大师中高寿者也不少。可见长寿不是靠“养生”得来的。哲人中寿星很多,因为他们看透了人生。

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谈到,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养情,哲学养生明理。而人生明理至关重要,中国哲学能够养生,儒家进德、道家保真、释家净心,也许正是哲学家长寿的原因。李中华教授作为北大哲学系的扛鼎人物之一,曾师从冯友兰、张岱年等诸位哲学大家。他谈到,长寿和专业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不过,长寿在哲学系的确比较普遍。所谓“仁者寿”,研究哲学的人明白事理,不斤斤计较,达观所以长寿。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他们最大的一条就是,平时的生活比较平淡自然,没有刻意养生。年龄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追求的是安身立命,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和从事的事业结合在一起,保持非常平和的心态。他们平时生活也很朴素,没有那么多生活上的特殊要求。长寿秘诀:1.不刻意养生;2.心中无块垒;3.把事业当生命;4.远离纷争有益养生。启示世人:1.做事恰如其分、不要强拼不要放不下;2. 保持心态年轻;3.小亏要经常吃,为名利绞尽脑汁对身体不好。李中华说:“人的生命要顺应自然,不能背逆自然。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摆脱现实去逍遥,但是心态上可以是放松的。平时不感到有什么苦恼,不要让那些小事情影响自己。中国哲学强调的就是人生。哲理可以养生,但是不能分裂了。中国哲学重视中庸,不能当成纯知识,而是当成智慧去学习。”

撇开长寿不长寿,人要活得不累,轻松自如,高兴痛快,也应该学学这些哲人们。

有道是:"要活就痛痛快快活,要死就痛痛快快死",当是大多数老年人不堪延床卧枕,受尽折磨,失尽尊严之后的最大企求。学学北大哲学习的教授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当会离这个企求越来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