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調查丨津城“文化味兒”有多濃?

今晚调查丨津城“文化味儿”有多浓?

清晨6:00,網名“想開了”的市民胡金燕走出家門,每天一個半小時的晨練風雨不誤;8:30,她準時到達天津火車站參與公共交通志願者活動,之後又搭乘地鐵趕往瑜伽冥想活動場地;中午她沒有回家,因為和朋友約好要為獨立書店主辦的新書發佈會捧場;下午,她先參加救助流浪小動物的公益活動,再“轉場”去青年戲劇節,一場重要的論壇將在16:00 開始,18:00 結束;當天的最後一項日程是去音樂學院分劇場看話劇,場次有點晚了,但“演出很精彩”。這是2018年的第一個週六,一位文藝愛好者不肯停歇的文化“足跡”。

在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裡,越來越多的市民關注文化生活品質的提升,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休閒活動。本期調查,讓我們用數據來探尋津城的“文化味兒”。

今晚调查丨津城“文化味儿”有多浓?

1樂享文化生活是主流

本期“今晚調查”通過問卷星、掌上天津App、騰訊大燕網等渠道發起“天津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主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06份,綜合呈現不同性別、年齡和職業的市民對津城文化氛圍的體驗與期待。

本次調查中,男性受訪者佔比35.47%,女性受訪者佔比64.53%;19至30歲的受訪者佔比40.15%,31至40歲的受訪者佔比28.82%,41至50歲的受訪者佔比15.76%,50歲以上的受訪者佔比14.28% ,18歲以下的受訪者佔比0.99%;本科學歷佔比最高為57.64%,大專學歷佔比14.78%,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17.49%,其他學歷水平佔比僅為一成左右。

調查顯示,超過八成(83.01%)受訪者表示自己樂於享受屬於自己的文化娛樂時間,13.05%受訪者坦承自己用於文化生活的時間“不太多”,僅有1.72%受訪者表示對文化生活不感興趣,還有2.22%受訪者對於自己是否有文化生活這一問題有些“說不清”。

2互聯網改變休閒方式

閒暇時,人們如何安排休閒生活呢?調查顯示,電視電影仍是大多數人的首選項,佔比達63.05% ;閱讀佔比47.29%;旅遊佔比43.35%;看展覽、逛博物館佔比29.31%;散步、夜跑、騎行等健身活動和觀看現場演出均佔比23.65%,此外,繪畫、攝影、書法類藝術活動,聽公益講座、參加社區文體活動、棋牌遊戲等也有一定的比重。比較來看,涉及互聯網的休閒文化活動受歡迎程度較高,48.52%受訪者喜歡上網,33.50%受訪者有“刷手機”的習慣,17.24%受訪者熱衷於手機遊戲。“拇指”不僅點開了經濟,也擠佔了人們的時間和精力。

在閱讀領域,科技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三成(31.03%)以上市民習慣閱讀電子書,此外,喜愛逛網上書城的市民佔比40.39%。網絡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和購書渠道。

今晚调查丨津城“文化味儿”有多浓?

3津門讀書愛書人不少

在天津,實體書店仍然擁有大量忠實“粉絲”。36.21%受訪者喜愛特色書店,33.25%受訪者鍾情獨立書店,31.03%受訪者青睞傳統書店,圖書批發市場(12.07%)、書報攤(8.87%)也有一定受眾。

據天津市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存介紹,近年來,出版界立足於拓展閱讀渠道、豐富閱讀方式,不斷深化閱讀理念,引導市民多閱讀、勤閱讀、好閱讀,獲取知識、涵養精神。在市財政資金扶持下,天津市首家24小時營業的新華書店開張納客;圖書大廈也連續幾年受到市財政資金扶持,購書環境改變了,書城佈局更合理了,圖書品種也增加了;市財政局、市出版局共扶持國有實體書店項目49個,民營實體書店180家(次),改善了實體書店的經營條件。考慮到互聯網時代的閱讀習慣改變,對“互聯網+閱讀”模式的探索日漸深入,網絡微書評大賽等多種形式的網絡閱讀交流有效豐富了津門市民的閱讀體驗。

4氛圍升級內容需換代

文化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還能拓展出很多社交功能。在針對市民文化社交現狀的調查中,參加文化藝術活動(22.66%)、朋友圈轉發線上文化類小遊戲(21.92%)、參加業餘文化藝術課程培訓(21.18%)均受到歡迎。而同時,寧願獨自享受業餘文化生活的受訪者佔比33.99%,說明網絡技術雖然給人們的文化生活帶來更多選項,同時也讓人們在休閒時間更傾向於獨處。

網絡的衝擊、風尚的變化、城市文化氛圍的升級,帶來的不僅是新鮮的話題和元素,也正在刷新很多市民的休閒主題。

觀看演出,如今已成為不少天津人業餘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調查中,11.08%受訪者經常觀看歌劇、話劇等文化演出,43.35%受訪者會挑選喜歡的場次觀看;15.76%受訪者經常欣賞曲藝,30.05%受訪者有時欣賞曲藝。新一年,本地文化演出、文化活動更加豐富,演出類型也更加多元,更富個性。元旦之後,兒童劇、民謠彈唱、少兒舞蹈、老歌演唱會、優秀社區文藝團體戲曲專場等演出接連以“文化週末”的方式登陸群藝館各個劇場。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文學工作負責人李瑩表示,群眾藝術的創作活力來自於群眾。比如,每年一屆的“全民創意寫作”活動不設門檻,“一粒種子”文學沙龍希望通過活動提振新生創作力量。

數據顯示,受訪市民對廣場舞這種大眾休閒方式的興趣有所降低,74.14%受訪者表示從不參加廣場舞活動。然而,調查同時顯示,近半數(46.80%)受訪者不太清楚所在社區有哪些文化娛樂活動,能說得出的就是廣場舞、打牌下棋等。由此可見,想要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社區也需根據居民結構適當“升級換代”文化娛樂活動。

今晚调查丨津城“文化味儿”有多浓?

5文化惠民“福利”見效果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受訪者年度文化消費的開支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區間:500 至1000元佔比26.35%,500元及以下佔比22.41%,2000至5000元佔比20.69% ,1000至2000元佔比19.46% ,5000至10000元佔比6.90%。年度文化開支在10000元以上(1.48%)和幾乎沒有文化消費(2.71%)的佔比均較低。相對並不太高的文化消費水平,是否能保證市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呢?

如今,天津市大部分公共文化設施已免費向市民開放,66.50%受訪者知悉這一“福利”,27.59%受訪者表示尚不知情,但以後會考慮多去參觀,僅有5.17%受訪者既不知情也興趣不高,0.74%受訪者持其他意見。

多年來的文化惠民政策已經深入人心,琳琅滿目的文化“免費午餐”讓更多市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接觸到更加“高大上”的文化享受。

調查顯示,半數以上(51.48%)受訪者瞭解或擁有文惠卡,33.99%受訪者瞭解“書香天津”系列活動,32.02%受訪者瞭解惠民演出、惠民影視相關活動,對流動圖書館、傳承文化系列活動等文化惠民政策也有一定知曉度。

6數量增加質量也要提升

今晚调查丨津城“文化味儿”有多浓?

城市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受訪者中參加文化活動“越來越多”的超過三成。

在影響人們參加文化活動的因素方面,“ 獲取信息渠道不暢通”佔比54.43%,“組織引導太少”佔比44.83%,沒有時間則佔比40.39%,此外“ 消費成本高”“缺乏合適的設施”“沒有感興趣的活動”等選項也均有三成以上得票。

業餘生活豐富多彩的胡金燕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自己參與文化活動的“秘籍”:多關注文化機構的官方微信號,就能及時收到相應的活動預告推送。她關注了幾百個賬號,還把自己喜歡的活動主辦方都設置為“置頂”,確保能最快地獲取準確信息。

“80後”文藝愛好者周萍就職於民政系統,她熱愛油畫藝術,對錶演很有興趣,平時喜歡看看畫展,用惠民卡給媽媽購買戲票,週末有時會外出寫生。此外她還擔任著“海河劇社”的公益志願者,為戲劇文化活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通過公益活動,她結識了很多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朋友。在她看來,喜歡文藝的天津人“挺多的”,各個年齡層次的都有,年輕人熱衷運動、文藝活動的多一些,老年人則更青睞書畫活動。

周萍認為,雖然本地文化活動越來越多,但在數量增加的同時還要提升質量。正規機構舉辦,符合本地居民文化需求,多一些創意含量、少一些商業色彩的文化活動才更受歡迎。

文化生活對於人群的意義似乎正在分層:單純休閒娛樂、有目的地提升素養和欣賞、享受文化生活的樂趣⋯⋯目的雖不同,但都印證著一種進步趨勢: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城市建設到一定規模、科技便利到一定水平之後,人們與文化生活的關係必將變得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今晚報•問津出品

今晚報•問津記者 吳阿娟 張譯丹 製圖 陳遇冬 王欣蕊

感謝天津城建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城市管理專業的王磊、張宇、樊興菊三位老師對本次調查作出的貢獻。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ZAN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