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有可能變成非洲最富國,欠我國200多億還不起,用石油作抵償

非洲,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是貧窮、落後、疾病和混亂的代名詞,但實際上有很多國家並沒有想象中的窮,南非、尼日利亞、安哥拉、阿爾及利亞都是最有潛力成為未來最富裕的非洲國家。南非曾經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但一直在走下坡路,第一寶座極有可能被取代,素有“非洲巴西”美稱的安哥拉潛力就很大。

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面積124萬平方公里,人口2881萬,地大物博,國土富饒,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安哥拉在歷史上是葡萄牙最富裕的殖民地,1475年葡萄牙人發現了安哥拉,並從安哥拉帶回一批黑人奴隸回國。從十六世紀中後期開始,葡萄牙開始逐步佔領安哥拉,到了1885年安哥拉正式被劃分為葡萄牙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安哥拉淪為葡萄牙的“海外省”。

隨著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潮迭起,安哥拉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反抗,經過十幾年的武裝鬥爭終於在1975年實現了獨立。不過,剛剛取得獨立的安哥拉又陷入了長達27年的內戰,直到2002年才全面簽署停火協議。因為常年的內亂,安哥拉經濟陷入窘境,常年依賴於海外援助,由原本的糧食出口國變成進口國,成為最不發達的國家。

結束內戰後,安哥拉進入戰後的重建與恢復時期,中國工程才開始大規模進軍安哥拉。內戰結束後,中國原本不是安哥拉尋求的朋友,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袖手旁觀,安哥拉找到了中國。2004年安哥拉第一次和中國簽署大型的協議,以石油作為抵償換取中國20億美元貸款。中國在安哥拉承建了大量的工程,而安哥拉欠我國的債務已經超過了2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00億元)。不過,安哥拉已經成為我國第三大原油進口來源地。

作為曾經葡萄牙的殖民地,安哥拉極其推崇西方文化,最開始中國人到來的時候,安哥拉甚至有著一些莫名的優越感,而後漸漸發酵出了一些敵視的情緒。中國在安哥拉援建了大量工程,卻時而傳來不和諧的聲音,有指責“中國人開好車,吃好的,我們本地人卻還是這樣,沒有改觀。”更有甚者,一個月會發生十幾起關於中國的人的綁架、打劫或謀殺案。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量被中國工程隊僱傭的當地人,通常在拿到工資後就會消失幾天,一部分錢留給家裡,剩下的就會拿去喝酒狂歡,直到花光最後一分錢才回去工作。

那麼,為何安哥拉人如此猖狂呢?主要是因為國際石油價格下跌,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中國人是有錢人的象徵,時而就成了當地人“出氣”的對象。儘管如此,安哥拉依然是非常具有潛力成為非洲最富國家的,這也是中企為何猛扎於此的原因。安哥拉資源豐富,石油探明儲量126億桶,天然氣儲量7萬億立方米,是非洲最大的引資國之一,靠著石油出口,在新世紀頭十年保持經濟年均增長率為11%,高居非洲第一。現在安哥拉人均GDP已經超過4000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