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坐落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竹林湖村的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1982年,李時珍墓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是我國傑出的醫藥學家。他花了近30年時間,參考800餘種書籍,先後易稿3次,寫成一部集我國明代以前本草學大成的《本草綱目》。

該書出版後,陸續有了日、朝、英、德等各種譯本或節譯本,在世界科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達爾文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為了紀念李時珍這位偉大的醫藥學家,新中國成立後在其故里修葺了墓冢,建成了李時珍陵園。陵園由牌坊、六角亭、紀念碑、李時珍塑像、墓冢、紀念館、藥物園等組成。李時珍塑像,高4.35米,底座鐫刻郭沫若親筆題詞。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李時珍陵園位於蘄春縣蘄州鎮東門外雨湖之濱蟹子地,與李時珍誕生地瓦硝壩隔湖相望。陵園南依群山,北臨湖水,終年輕霧繚繞。墓地周圍,松柏常青,藥圃花清香四溢,古時即列入“蘄陽八景”。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陵園位於園林深處,李時珍墓正前方約150米,有青石牌坊一座,上刻“醫中之聖”四個大字,牌坊下面分別雄峙著兩對石獅。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李時珍墓呈橢圓形,周圍砌有青石條護墓。墓前有明萬曆年間李時珍的兒子所立的墓碑,上部及兩側以條石鑲框。墓邊有其父母合葬墓。墓系前立紀念碑,碑頂有李時珍半身像。紀念碑的兩側各建琉璃瓦頂六角亭一座。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陵園兩側為李時珍紀念館,仿古大門上鑲嵌著鄧小平於1987年7月8日親筆題寫的館名,紀念館為建築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的仿明建築群。長廊壁上嵌有《本草圖》石刻,陳列館內附有李時珍生平事蹟及所著《本草綱目》的各種版本,以及眾多中草藥標本。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李時珍藥物園包括藥物碑廊和百草園兩部分,為我國第一家中醫藥自然博物館。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2013年5月10日,蘄春縣李時珍紀念館啟動改、擴建工程。當天上午,紀念館的藥物展館維修改造開始動工。

改擴建工程總投資79662萬元,圍繞李時珍墓及周邊環境保護、展館維修改造、修復李時珍故居、興建中醫藥博物館等項目,對李時珍紀念館進行系統地維修、改造及擴建。

李時珍陵園佔地80畝,依山面水,花香四溢,政府投巨資修葺

2018年5月26日,由相關單位主辦的紀念李時珍誕生500週年暨李時珍中醫藥大健康國際高峰論壇,在蘄春縣赤龍湖畔盛大開幕。開幕式上,500歲的李時珍以郵票為媒,穿越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