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寺”和“庙”分清楚了,原来这么简单!

我们中国人一般把供奉神明的地方叫做寺庙,里面供奉的有菩萨以及一些神仙。我们一般在节日以及心理有了疑惑的时候,都喜欢到寺庙里去拜一拜,走一走,求个安慰,可是我们一直叫的寺庙确不是一个地方,其实寺和庙是分开的,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那让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叫做寺,而什么叫做庙吧。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寺”和“庙”分清楚了,原来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寺是指佛教的庙宇,专供僧人修行的场所。而庙宇则是供奉本土神明以及先祖的地方,一般用于人们祭祀的场所。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寺”和“庙”分清楚了,原来这么简单!

在西汉时期,古文记载“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广韵》”,在当时高僧玄奘骑着白马把佛法从西域带入了中原,最开始是放在鸿胪寺这个地方,而鸿胪寺在当时是皇帝接见外使臣,主持各种礼仪的地方。因为皇帝觉得佛法典籍非常高深莫测,意义非凡。所以在当时就专门修建了场所,让人在里面学习禅悟佛法,并以白马寺命名,所以寺院就成了僧人学习佛法,供奉菩萨,生活居住的场所了。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寺”和“庙”分清楚了,原来这么简单!

而寺并不是单一用于僧人修行的场所,古文记载“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所以寺也是一些官府衙门的名称,如大理寺,就是古代专门处理冤假错案的地方,而古代还有寺正这样的官职,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大理寺正卿,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高得官职了。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寺”和“庙”分清楚了,原来这么简单!

而庙在古时候的作用是什么,古文云“尊先祖皃也。尊其先祖而以是仪皃之。故曰宗庙。”说明在早先时候庙是人们用来供奉先祖,表达人们的尊敬。当时对庙宇规格是有严格的要求的,除了皇家的太庙,一般的庙宇都是非常小的。但后来人们觉得在庙里供奉神明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在汉代以后,庙逐渐和神社混为一谈,渐渐就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用来供奉本土的一些神仙,祭祀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 文人 武士,比如关公庙就是供奉关云长的,孔子庙则是供奉孔子的庙宇。

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把“寺”和“庙”分清楚了,原来这么简单!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由于长时间的习惯,也会称佛教寺院为庙宇,所以就会常常把佛寺称作寺庙,但现在很多人还是会把佛教之寺院为寺,而把道教及民间宗教之建筑称为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