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快播”行政處罰案終審宣判,維持原判罰款2.6億

12月2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快播公司)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簡稱深圳市場監管局)著作權行政處罰糾紛案作出終審宣判,

判決深圳市場監管局有權對快播公司進行行政處罰,處以2.6億罰款正當合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快播案為最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提供了一個經典案例。針對快播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快播播放器向公眾傳播《北京愛情故事》等24部,近1000集影視劇作品,2014年深圳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未經許可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擾亂網絡視頻版權秩序,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處以2.6億元罰款。快播公司不服,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撤銷行政處罰。深圳中院一審判決駁回快播公司的訴訟請求。快播公司不服,上訴到廣東高院。廣東高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快播公司承擔案件受理費和財產保全申請費5050元。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認為,快播處罰案是管理部門釐清自身作為公共利益保護者的角色定位,以實際執法行動去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的標誌性案件,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剛剛!“快播”行政處罰案終審宣判,維持原判罰款2.6億

快播盜播近1000集影視作品

被罰2.6億

2014年,互聯網版權環境正處在由盜版盜鏈向正版化、會員付費的快速轉型期。快播公司逆潮流而動,不購買版權,以技術來盜播、深度鏈接其他正版視頻網站內容。

因未經權利人許可,快播公司通過快播播放器向公眾傳播《北京愛情故事》等24部影視劇作品。據瞭解,騰訊公司花費4.3億元版權採購費,並擁有這24部作品的獨佔性信息網絡傳播權。2014年3月,騰訊向深圳市場監管局進行投訴。

不僅是盜播騰訊視頻,快播也成為行業眾矢之的。快播曾在其搜索結果窗口標示視頻來源於優酷、土豆、樂視等正規視頻網站,但實際點擊進入後都是其合作的盜版網站。優酷、土豆、樂視等均出具證明文件,證明快播的搜索結果並非其網站端口,該端口系偽造。

2014年6月,深圳市場監管局正式對快播公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未經許可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擾亂網絡視頻版權秩序,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處以2.6億元罰款。《決定書》顯示,快播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快播公司在應知和明知第三方網站侵犯他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情形下,仍對侵權信息進行主動採集、編輯、整理和設鏈,具有明顯的主觀過錯。

經調查,快播公司未經許可傳播影視劇、綜藝類作品共24部,近1000集。深圳市場監管局根據其所侵犯版權作品市場價格的平均值計算,認定其非法經營額為8671.6萬元。根據相關法律對其處以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的中間檔,即26014.8萬元。

快播公司不服,向廣東省版權局申請行政複議。廣東省版權局於2014年9月維持行政處罰決定。快播公司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撤銷行政處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快播公司的訴訟請求。

2015年3月,在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打擊侵權假冒電視電話會議上,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汪洋稱:“深圳查處的快播侵權案,開出罰單2.6億,是全國查處侵權假冒處罰之最,真正做到了讓違法分子傾家蕩產。”

快播公司不服深圳中院一審判決,又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2016年6月21日,廣東高院公開開庭審理本案,並同步進行網絡直播。

庭審時,快播公司辯稱,沒有提供任何直接搜索或者鏈接、下載等服務,不構成侵權,不是侵權行為,其行為屬於技術中立性質,應當適用避風港原則。

對於快播公司的技術經營模式,國家版權局2013年發佈《責令整改通知書》中曾指出,表面上,“快播”客戶端隨機抓取的是其他網站上的內容,實際上,快播未經權利人的許可和授權,在其開發和運營的視頻分享軟件及網站平臺上,通過直接提供、定向搜索、偽裝鏈接、深度鏈接等非法技術手段向公眾提供侵權作品的在線點播、下載和信息傳輸等服務。國家版權局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認定,並處罰25萬元。但是,雖經國家版權局責令進行經營模式整改,快播仍頂風作案。

深圳市場監管局提交的證據也顯示,快播為侵權網站站長提供“QVOD流媒體解決方案”“快播站小二教程—如何獲取快播會員推廣分成”等技術支持和培訓,教唆誘導相關個人網站實施侵權盜版,並形成產業鏈。同時,另有證據顯示,快播在國家版權局責令的整改期內,通過改變網頁設計、暫時下線等方法應對監管繼續侵權。

此外,快播公司還辯稱,深圳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的基礎不存在,認定自己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侵害公共利益是錯誤的,因為侵害公共利益是作出行政處罰的基礎,本案應當屬於民事侵權糾紛,沒有損害公共利益。

深圳市場監管局在庭審時指出,快播曾被樂視、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和美國電影協會等多家視頻網站及權利人代表投訴,是因為快播侵害了公共利益,同時也侵害廣大市場主體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擾亂文化產品市場的競爭秩序;快播所鏈接的侵權網站數量眾多且分散,就一般原則而言,向公眾傳播侵權作品構成不正當競爭,損害經濟秩序就是損害公共利益的具體表現。據深圳南山區人民法院統計數據顯示,僅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快播公司就相繼成為80餘宗侵權案件的被告。

除了侵權“原罪”,快播公司還揹負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2016年9月13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快播公司犯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判處罰金人民幣1000萬元;王欣等4名被告人則獲3年至3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為最嚴格知識產權提供經典案例

具有里程碑意義

12月29日,廣東高院就該案作出終審宣判。廣東高院經審理認為,快播公司在明知或者應知小網站不具備授權可能性的情況下,主動採集其網站數據設置鏈接,並對該設鏈網頁上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編輯、排序和推薦,還將小網站偽裝成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大網站,為其實施侵權行為提供幫助。

廣東高院認為,在國家版權局責令整改、騰訊公司多次送達停止侵權告知函之後,快播公司仍未及時刪除涉案24部作品的侵權鏈接。快播公司上述行為,不僅侵害了騰訊公司的民事權利,還損害了整個網絡視頻版權市場的秩序,損害了公共利益。市場監管局有權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同時,在無法直接查明快播公司非法獲利情況和實際經營數額的情況下,市場監管局以涉案13部影視作品的市場中間價為依據計算出非法經營額為8671.6萬元。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快播公司的主觀過錯程度、侵權情節、違法行為後果等,對快播公司處以非法經營額的3倍罰款,符合相關法律的規定,並無明顯不當。

此外,深圳市場監管局在作出涉案行政處罰之前,依法全面履行了調查、收集證據、聽證、集體討論等程序,充分保障了快播公司陳述和申辯的權利。雖然深圳市場監管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未徵詢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室的意見,但因其未對快播公司的處罰結果產生影響,故可認定不構成程序違法。據此,廣東高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叢立先認為,本案的焦點問題是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快播公司進行處罰的行政程序是否違法。從該行政處罰案件來看,深圳市監局已經按照《行政處罰法》履行了調查、取證、告知、聽證、集體討論、依法處罰的完整程序,不存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程序瑕疵,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對此予以了確認。

叢立先表示本案是具有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最大的價值在於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敢於作為,敢於依法嚴厲打擊知識產權違法行為,讓侵權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對其他違法市場主體形成震懾,使其不敢輕易故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薛軍認為,快播處罰案出現在深圳,並非偶然。作為市場監督管理體制創新的引領者,深圳市市場監管管理局,對自己作為公共利益維護者的職能定位,可為與當為的拿捏與把握,一直有著清醒的認知,其在處罰快播案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與擔當,值得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