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福康:拜腾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C 轮融资|CES 2019

不同于其他新造车势力,每年的 CES 展,拜腾是一定要去的。

在我对拜腾高管的多次采访中,他们都一直表达一个观点,拜腾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简单说,拜腾并不仅仅只想把车卖给中国市场,还想卖给美国,卖给欧洲,卖向全球市场。

毕福康:拜腾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C 轮融资|CES 2019

从这个角度,或许你可以理解拜腾一直以来在产品上的一些坚持,他们希望产品本身传达的东西是无国界的,包括造型风格、共享全面屏和智能化的理念等等。

由此,拜腾走出了和其他新造车厂商都不同的产品调性。

拜腾 M-Byte 量产车内饰升级

这次在 CES 上,拜腾发布了最新量产版车辆的内饰图,和概念车有了一些区别。

毕福康:拜腾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C 轮融资|CES 2019

毕福康:拜腾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C 轮融资|CES 2019

最新量产版内饰

毕福康:拜腾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C 轮融资|CES 2019

概念车内饰实拍

先来简单梳理一下:

1、首先是大屏的尺寸,从原来的 49 英寸减小到 48 英寸,少了一英寸,相差不是很大。拜腾依然坚持会完整保留整个共享全面屏的量产。这是目前车载屏幕上最大的一块,毫无疑问。

我不清楚,拜腾是否想清楚如何使用这块屏。但信息的硬件载体规格的突破,就一定是具有变革性的。与其说大家关注这块屏会不会影响安全问题,不如说真正引起关注的,其实是大屏的使用能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另外,拜腾是否能承担起大屏带路人的角色,这才是关键。

2、中控台的中部位置有了醒目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到空调出风口、档位键以及前后窗的除雾按钮。而原来用于识别手势的摄像头也升级为驾驶员监控系统,布局在空调出风口上方。

这里面,用户最关心的应该是档位键的使用。能很好地实现盲操,应该也需要一段时间驾驶习惯的积累。驾驶员监控系统不算特殊,蔚来、小鹏等新造车品牌都有此打算,但都尚未开通真正的功能。

3、驾驶员触控屏从 8 英寸减少到了 7 英寸,这是拜腾车内空间智能交互中最重要的一块屏幕。从图上可以看到,这块屏幕上八个图标分别是媒体、设置、手机、舒适、地图、日程、应用、车辆。而触控屏下方是预留出的安全气囊区域,视觉上看比概念车版本的面积明显增加。

在采访拜腾首席执行官 & 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博士时,他说这块屏就是共享全面屏的操作界面,驾驶员可以通过这块触控屏对共享全面屏进行操控。换句话说,你可以在驾驶员触控屏上操作大部分的车辆控制功能,同时还可以利用这块屏操作共享全面屏。

另外,主驾和副驾中间新增了一块 8 英寸的中央触控屏,副驾驶座的乘客也可以通过这块屏幕来操作共享全面屏。

原来拜腾的产品演示视频里,最引发用户焦虑的是手势识别操作大屏。在后来的产品介绍中,拜腾澄清,手势识别只是次级交互,对用户来说,最基础的交互方式其实是语音和触控屏。如今,触控屏从一块增加到了两块,如何操作大屏这个问题便不再是难题了。

4、意料之外的是,前排座椅可向内旋转 12 度这个功能保留了下来。

毕福康:拜腾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完成 C 轮融资|CES 2019

概念车内饰实拍

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前排座椅可以旋转呢?毕福康介绍了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如果前排座椅可旋转的话,可以更好地保证司机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脚下可以伸展的空间更大,同时这也是专门针对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准备的。

第二个原因是,共享全面屏是为所有的车内乘客设计的,需要保证无论乘客在什么座位上都能看到。通过可旋转座椅的设置,可以保证后排乘客有更好、更宽阔的视野看到这块屏。

5、原来在概念车的展示中,M-Byte 是没有储物空间的设计的。而到了量产车里,驾驶员门把手的位置,以及司机和副驾驶的中间,都会有相应的储物空间。

最新产品及融资进展

除了产品本身的升级以外,关于拜腾的其他问题,我们还采访了拜腾首席执行官 & 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博士和拜腾首席工程师 David Twohig,内容将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1、为什么你们坚持要挑战 48 英寸的大屏?

David:大家会说这个大屏非常显眼,但是它基本的技术已经存在了 5 到 8 年的时间了。做一个这样的大屏,从机械工程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只需要确保车辆的强度及它的热管理。

大屏的大小本身不是一个难点,难点在于把它和车辆进行整合。

因为这个大屏会改变整个车身架构、悬挂系统,并且同时还要通过严苛的欧洲行人碰撞测试等。你确保坐在车内的乘客看到的仪表盘、大屏的高度是足够低的。这对于传统的厂商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降低通风、制冷、制热系统的高度。

对拜腾来讲,我们在设计车辆平台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因此我们把我们的暖通空调系统,挪到了汽油车的发动机的位置。

所以,我觉得难点并不是这个大屏要做得多大,而是我们要如何把这个屏幕纳入到整个车的平台设计当中。对于丰田、本田,还有其他的汽车厂商来讲,他们当然也有平台战略,但是这个平台战略是基于内燃机做出的,而且是 15 年不变的。但是,对于拜腾来讲,我们是不一样的。

2、在传统的发动机位置,你们的车有储存空间吗?

David:我们把暖通空调系统放到了传统汽油发动机的位置,这需要通过欧洲非常严格的行人碰撞测试,因此需要确保引擎盖的高度足够低,这样会影响整个前悬的设计,也会影响整个平台的设计。

3、车辆正式上市时,辅助驾驶方面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实现,而不是通过后续 OTA 升级的?

毕福康:我们在上市的时候可以实现 L3 的部分功能,包括交通拥堵辅助系统、高速公路自动巡航等,到 2020 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到完整的 L3 级别。

4、关于车机方面,中国和美国是怎么分工的?

毕福康:一些基本的系统开发是由美国来做,包括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软件等,对于中国本土 APP 的内容输入,是由中国团队来做的。

5、目前其他新造车势力中出现了中美联合开发软件,但不是很顺利的情况。拜腾如何解决异国团队的协同问题?

毕福康:我们从一开始打造的就是全球化团队,每个团队的分工非常明确,不同团队不会出现功能重叠的情况,保证了我们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当然合作起来的确也会有一些挑战,毕竟团队在不同的大洲、不同的时区,语言也有所差异,但是我们会利用非常先进的通讯技术,面对面的沟通手段等,确保我们的合作无缝衔接。

6、相较于燃油车的开发经验,做一款好的智能电动车的难点在哪儿?

毕福康: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快速部署,需要加倍努力,同时还要规避整个过程当中的风险。造车毕竟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大量融资。

作为 CEO 兼联合创始人,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确保全球的团队协作。我们需要对来自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员工进行团队整合,而且涉及到不同背景和文化的融合。此外我们还需要面临各个不同大洲之间的沟通,跨越时区的交流,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挑战。

David:电动车和燃油车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很多人开发电动车,觉得好像开发电动车(EV)最大的困难是在于电动(E)这个部分,但其实车本身(V)才是最困难的。因为除了电池之外,还需要有制动系统、冷却系统、散热系统、通风系统、碰撞管理系统等等。

以制动系统为例,对于传统的活塞发动机来讲,有制动的冗余备用,如果发生故障,还是可以通过人力助力系统进行制动。

对于电动车来讲,如果制动系统是电动的话,电池失效了那怎么办,12 伏的电池也失效的话怎么办?我们工程团队要考虑到所有的复杂性,还有相关的冗余备用。大家看到电动车都会想到电池、电机,其实我觉得制动也是同等重要的。

第二个例子就是关于活塞的发动机,它最好就是 40% 的效率,也就是说有 60% 的能量是要给车内的乘客提供暖通空调的。对于电动车来讲,就没有同样的热量来源了,其中一个热量的来源就是来自于电池。

一方面我们需要保证室内,尤其是在冬天的供暖,另一方面也要确保续航里程不会受到影响,拜腾在这方面有非常尖端的技术,我们也会在适时的时候跟媒体进行沟通。我也不会说电动车就比传统的汽油车更加困难,因为我们看到现代的燃油车型需要去通过中国的 N5 和 N6 的排放标准,其实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7、你怎么定义你们的竞争对手?新造车和传统车企里,哪些是你认为比较有竞争力的厂商?

毕福康:如果从汽车细分市场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的定位是一家高端车企,同类型的企业就是宝马、奥迪、奔驰、雷克萨斯等

,他们本身的品牌和声誉都非常好。

如果从产品方面来看,特斯拉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对手,蔚来也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我觉得不能把蔚来汽车和拜腾直接进行比较。拜腾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我们整个操作模式也是全球化的,而是我们不仅仅针对中国市场,而是在全球各个主要市场都有布局,这和蔚来的产品定位是不一样的。

8、可以分享一下最近的融资、生产和渠道进展吗?

毕福康:融资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超过 8 亿美元的融资,现在已经启动了 C 轮融资,将会在 2019 上半年完成。

生产方面,今年年底实现量产是我们的计划和目标,现在的进度也在这个范围之内。目前很多试制样车已经下线并完成测试,工厂建设很快就会完工。另外已经开始有设备进驻到工厂当中了,设备调试将于今年 4 月展开。

渠道方面,2019 年年底,我们的产品会在中国率先上市, 2020 年下半年在美国和欧洲上市。我们在全球的销售模式都是直销,拜腾会和用户直接签订合同,这可以帮助节省成本。我们在上海的全球第一家品牌体验店会在今年 1 月 18 日正式开业,更多品牌店将在今年和明年陆续开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