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雙十一又要來了

漫天的廣告宣傳,怎麼都關不掉的網頁彈屏,手機短信轟炸,微信上的各種轉發…… 當然,還有來自朋友的真摯詢問:“你今年準備買什麼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購物習慣變了。從進店變成了網購;從和店員面對面的攀談、詢問,變成了對話框裡的聊天記錄;從滿載而歸的購物袋,變成了拆快遞包裹……逛街,這樣一個豐富有趣的生活體驗,因為網購,變成了一種扁平呆板的行為。

或許,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再或許,

我們來看看阿秋秋會怎麼說?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那些街頭時裝小店,怎麼越來越少了

by 阿秋秋

我家不遠的那條街上的一排小店突然不見了,

變成了一堵牆,

上面貼著嶄新嶄新的積極向上的標語。

這是我在秋高氣爽的那個週末專門跑過去逛的時候發現的。

“後來,我跟朋友聊起這事兒才知道,是城市整改的結果。”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整改?

是因為這些散落在城市街頭的小店不夠高大上?

還是因為那些積極向上的標語沒有地方貼?

或者是要為空空如也的高大上的商場百貨引流?

暫時沒有答案。

我唯有思緒漫無目的的穿越,

從我出生的古都西安到工作過的帝都北京,

再到落腳生息的魔都上海的

這個街頭到那個街頭。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西安的騾馬市算是西安成氣候最早的小店一條街了,

也是當年我跟我的那幾個死黨

一得閒就跑去逛的地方,

中間的那家

總有意想不到的外貿貨的店鋪絕對是那時日子裡的驚喜,

名字早就不記得了,

但成就了我早期混搭風格的那些喜悅,

我卻還都記得。

雖然

那個時候我可憐的時尚

只能來自於流行日劇的清純可愛,

但我總覺得

那些跟我期望的帥酷是有差距的,

唯有自食其力,

用沒有出處的秋式混搭風獨享樂樂。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再後來,

騾馬市還是衰敗了,

成了花紅柳綠的那種,

好在南大街的小店扎著堆的又一家家興旺起來。

那個時候的我,

不懂什麼大牌,

也不知道什麼設計大師,

只是懷著單純的愛美的心,

用有限的銀子

隨心所欲的逛隨心所欲的買隨心所欲的搭配。

那個時候,

青春年少,

戀愛比天大,

總是一肚子的情感委屈。

但那些委屈,

從南大街的南頭走到北頭,

一邊逛一邊七情上面的相互傾訴,

然後就好多了。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從西安到北京,

從陝西電視臺到央視,

換了地方,

換了工作,

也把篤篤定定換成了惴惴不安,

我說的是那種對所生活城市的存在感。

成為當地人的樣子,

或者成為自己想象的當地人的樣子,

是一個初來乍到的女孩子迫切的初衷。

當然,

跟同事的相處,

新的戀情都是妥當的方法,

但是於我,

在閒暇的時候去逛這個城市街頭的小店

才覺得是一種直接的方式,

神奇的是,

這種方式的確快速讓我跟北京這座城市熟絡起來,

點滴自信得以慢慢滋養。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那時候,

我最愛逛的是東四和美術館對面那條商業街,

當然,

還有大名鼎鼎的秀水。

那些在西安外貿店裡看見的稀罕物,

在北京的街頭小店並不稀罕。

為了成為一個地道的當地人的樣子,

我暫時放下了我的時裝任性,

小心翼翼的模仿著街頭巷尾的白領精英,

然後再在小店裡淘相似的單品去。

當有一天,

我終於像一個當地人的樣子了,

並且也已經開始厭倦這種刻意模仿的時候,

我卻又一次出發了,

舉家搬到了魔都上海。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小時候的鄰居里有一家上海人,

是那種臉上不常有溫度的家庭,

是跟其他一見面就說“吃了嗎”的鄰居顯然不同的那種,

很自然的,

這種印象成了我若干年對“上海人”這三個字的理解。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所以當有一天,

我把自己放在這個以為不怎麼有溫度的地方定居的時候,

歸屬感再一次清零,

存在感更是八字沒一撇。

但是,

想盡快認識一座城市就去逛那裡的小店吧,

這樣會逐漸熟知那裡的街道,

人情,

以及外表。

這是我在北京的經驗。

於是,

在上海如法炮製。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我最愛逛的是新樂路,

梧桐樹下是一家挨著一家的服裝小店,

不寬的街道可以隨意穿越馬路,

從這家進去那家出來,

看這家櫥窗望那家的陳列,

這個城市潮人們的喜好就一點點清晰了,

這個城市自有的溫度也一點點的具體了。

當然,

這是另話。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後來,

我又長長流連在長樂路上,

那裡的外貿店貨品豐富的一踏進去就出不來,

價格又比北京、西安低了一大截。

還有那些更有型更講究的設計師店和買手店,

讓我看到小店的另一種樣子。

那時候的長樂路多繁華啊,

雖然不至於人頭攢動,

但隨處可見有範兒有型的潮男女。

但現如今,

這兩條上海有名的小店街,

都已經一派蕭條,

想起來總是一陣唏噓。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其實何止上海,

西安、北京也是一樣,

街頭小店已經越來越少,

相似度極高的百貨公司

和跟著大牌時尚起鬨的高街品牌卻到處都是,

城市裡的街頭小店,

不是難以生存,

就是被整改的沒了蹤影。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我知道有很多人跟我一樣,

喜歡淘小店。

這真的是我除了碼字、旅遊之外的另一個喜好。

得閒的時候,

天氣好的時候,

心情很好或者又些鬱悶的時候,

吃多了想散步的時候,

我都會去那些熟悉的小店走一走。

順著一溜煙的櫥窗往裡望,

隨便走進哪一家轉轉看看,

再跟店主有的沒的聊上幾句,

就算是對方送上的並不是很有價值的搭配秘籍,

也從不拆穿,

甚至覺得有一種街坊鄰里的溫馨感。

那個時候,

我喜歡稱逛街為親切的時尚。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跟那些“服務員比顧客還要多”的大商場相比,

我自始至終是喜歡淘小店的,

因為我太瞭解自己,

與其在商場裡風格相似的商品裡兜兜轉轉,

還不如跟著小店店主的時尚態度挑挑揀揀。

順便,

閱讀一下城市的建築,

漫步一下城市的毛細血管。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我很確定,

一間小小的服裝鋪面背後,

都是一個熱愛時裝有時裝態度的時裝人,

琳琅滿目的貨品裡總透露著他們個性化的審美傾向與情感,

每每置身其中,

都仿若置身某個服裝故事裡。

尤其是那些對路子可以一逛再逛的,

隔些日子就會心生念想,

生怕錯失了什麼。

但我到底怕錯失什麼呢?

可能是某件靚衫,

可能是與世無爭的安靜,

也可能是市井生活的熱鬧。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現在的我,

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

只是懷抱著時尚天性在騾馬市瞎逛瞎穿的小姑娘了,

現在的我已經浸淫時尚圈十幾年,

已經裝了一肚子的時尚經,

已經出過四本時尚書,

已經有了足夠清晰的穿衣態度,

已經對品牌如數家珍,

已經百貨公司買手店設計師店統統不放過,

但,

淘小店,依舊喜歡。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我發現,

全世界的任何一個都市裡,

都隱密著一些街頭小店。

所以,

出差的時候,

不論國內還是國外,

我都會拿出奢侈的空檔一頭扎進街頭小店裡去,

在貨架上看看那些很當地的潮流,

客客氣氣的討價還價中體會一番很當地的人情味。

忘記了是哪一個Moment,

我萌生了自己開一家時裝小店的念頭。

從那以後,

我無數次的想象著自己那家時裝小店的樣子。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它應該是擠擠挨挨貨品很豐富的那種,

因為那樣才有淘的樂趣。

它應該是很舒服的藍綠色調,

有一點像我家的客廳,

不是很乖也不是很鬧。

它應該精緻但一定有點酷酷的,

否則太沒有筋骨。

它應該是鋪著厚厚地毯的,

讓人一踏進來就能感受到親近的人情味。

它應該是有些藝術腔調的,

這是一定不能丟的時裝態度……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到底有一天,

這件事情我決定不再只是想想,

而是去做,

就這樣的,

“FashionHouse By 阿秋秋”應運而生。

帶著阿秋秋的時裝態度,

成為“上海聚集地漫選”的之一。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開一家小店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各種繁複瑣碎,

各種勞心勞肺。

但又有什麼事情是不付出就可以收穫的呢?

總之,

很高興可以成為全上海最好的小店聚集地的之一,

不,

應該可以說是全中國最好的小店聚集地之一。

在街頭時裝小店越來越少的當下,

聚集地多少算是一種慰籍,

一種小店情節的慰籍。

今年雙十一,我們可不可以不網購?


人總是來來去去,

那些城市的小店門臉也在一座城市的表情裡一閃而過。

借用一句我聽來的話:

假如一座城市沒了表情,

我們又怎麼能期待它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