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李根萍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最早是在伟人的诗里,知道庐山有个仙人洞,最美的风光在高处的险峰。多次“跃上葱茏四百旋”后发现,其实庐山还有个洞颇有名气——那就是白鹿洞。

白鹿洞是个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映衬之中,宛如一部千年宝藏隐在深山里,熠熠生辉。白鹿洞早先并没有洞,只是因为从大路路口到书院,需要走半个多小时,山路幽深,从上往下俯视,就像一个洞,才有了这个名字。

距离白鹿洞书院不到两公里,有个“上畈李”村,不远处还有个“下畈李”。村子甚小,仅有二三十户人家,高处一喊,全村人都听见,村民多以种菜、养鸡为生,过着山里宁静的田园生活,安逸幸福。老表们大都是我本家,见面甚是亲切。聊起祖宗,他们都会自豪的说是唐朝名人——李渤,而正是这个李渤,与不远处的白鹿洞书院有着密切的关联。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稍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李渤生在中唐。唐德宗贞元十四年至十八年,他和哥哥李涉隐居于庐山的白鹿洞,养了一宠物白鹿,自称“白鹿先生”。 鹿通人性,跟随出入,形影不离,人称“神鹿”。至今,白鹿“挂角沽酒”的神趣故事在庐山市一带广为传颂,说的就是他们兄弟养的白鹿。

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李渤当上了江州刺史(今江西省九江市),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又在白鹿洞兴修基建,广植花木,名声远扬。

“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大诗人白居易获知白鹿洞声名后,不顾山高路远水长,特地上山来拜会李渤,切磋诗意人生,写下了《再过江州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的诗。

早先,白鹿洞仅用于李渤自己念书和会友。到了南唐,庐山上的白鹿洞有了新的变化,开始大规模办学,有个叫李昪的在此创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拨了学田,聘了洞主,招了学生,与金陵(今南京)秦淮河边的国子监齐名,是政府唯一在国都之外设立的“国学”。到了北宋,书院继续旺盛生长,终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常住学生达百人。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藏在庐山深处的白鹿洞书院,似乎远离尘世,与朝代兴衰和更替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乱世谁也主宰不了自己,逃脱不了战乱厄运。崇宁末年,白鹿洞书院尽废不存。

白鹿洞书院能有今天,得益于一个思想家,他的名字叫朱熹。他当上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后,率百官造访了白鹿洞书院。翻山越岭,来到书院原址,展现眼前是残垣断墙,杂草丛生,唏嘘不已,写了一首诗《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感叹而作》。

朱熹是个有担当的人,看过废墟,不仅仅叹息两声,写几句诗就了事,而是下决定兴复白鹿洞书院,督促地方官搞好基建;模仿岳麓书院的做法,锲而不舍地给皇帝上书,要来了高宗御书、《石经》与监本九经(国子监所刻印书籍称“监本”)。他任浙东提举后,又拨付了30万钱,买田置地以图可持续发展;聘老师,招学生,还经常请陆九渊之类的学术名流来此当客座教授……把损毁殆尽的白鹿洞,生生办成了一个当时颇具规模的书院样板。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而影响最为深远、甚至超越白鹿洞书院本身价值的,是朱熹在此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规》。这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后传至日本、朝鲜、东南亚一带,堪称文化走出去的典范。《教规》不光表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根底的教育思维,并且成为南宋今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模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相同,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随着朝代的兴衰,书院的命运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变来变去,难逃厄运,最终还是消失于历史。也曾不时有人想挽救白鹿洞书院,对其进行重修,然而命途多舛,刚修完,民国十年(1921)8月27日夜晚,书院被人纵火,全部被焚,百余万卷书籍损失殆尽。此后,白鹿洞书院陆续被改建为“鹿洞小学”“党政训练所”“庐山军官训练团”……

最让人痛心和耻辱的是,日军铁蹄野蛮踏上庐山,占据白鹿洞书院,昔日讲学的场所,变为屠杀国人的兵营,建筑和史料多被掠走损毁。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计划并未实现。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解放后,白鹿洞书院一直归当地林业农垦部门管理,边缘到没人惦记,书院的文物才得以躲过“文革”之劫。后来政府三次拨巨款,对白鹿洞书院进行大的维修,再度兴盛。

白鹿洞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味道,门上高悬明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门前古树垂荫,溪水轻吟,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每个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白鹿洞书院与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鼎盛时曾拥有360多间屋舍的白鹿洞书院,现在仅存50间——这还是近年来陆续修复的结果。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漫步千年书院,有个问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今开车上庐山,爬上“四百旋”依然惊险,古时没有上山公路,四处山高林密坡陡,是如何上山的呢?导游告诉我,古代学者和学生来这里讲学或上学,抵达九江后,需坐船走鄱阳湖水路,上岸后再步行十里山路,方可到达山上,路程颇费曲折。

与庐山其它景点相比,白鹿洞书院显得有些冷清。仅有少数游客看完庐山,顺便来此看看,多是带着孩子,来此受教育,学礼教,明初心。无论价值观如何变化,人的脑子是万万不能空的,一定要逼着自己学点历史,沾点文气,长点思想,让浮躁之心在这千年学院里静一静,洗涤一下早已蒙尘的灵魂,再干干净净下山,以至于在红尘中不迷失自己。

去年7月7日,令李渤和朱熹等人开心的是,冷寂许久的白鹿洞书院又开始热闹起来,院里办了一个公益讲座,尽管规模不大,却是中断100多年来,第一次又有人在这儿讲讲那些儒家的学问了。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在国人眼里,白鹿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连李白都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骑着白鹿出行,是一件风雅的事情,宛如神仙出游,李渤应该也这么认为。

白鹿洞书院自从李渤养过白鹿,之后几百年也没有白鹿。直到明嘉靖九年(1530),一个很执著的南康知府王溱,在书院明伦堂后面的一座小山,举行了一个很正规的祭奠仪式,然后挖了一个洞。而他的继任者南康知府何岩,也继承了他的执著,或许是一时找不到活的白鹿,于是命人凿了一个石鹿,端端正正地摆到前任留下的洞中。这下,两位知府都很满意,洞有了,白鹿也有了,名副其实了。

相安无事六十年,万历年间,又一位官员葛寅亮来到白鹿洞书院,他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个思想家——他认为,王溱和何岩的做法是画蛇添足,更是没文化的体现。于是,他下令将这个石鹿埋了,洞大概因土方工程量太大,故未及填,终得保存下来。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时光翻去300多年。1981年,白鹿洞书院重修礼圣殿,施工中居然挖到了这头史书上记载过的短命白鹿。如今重见天日,竟成了文物,它又被恭恭敬敬地迎回洞里安置,或许葛寅亮知道后会大怒,而南康知府王溱会笑得合不拢嘴。

悠悠千年,孤芳独隅。白鹿洞书院依托这块风水宝地,在历代文人学者和热心教育者们的精心耕耘,积淀了精深、博大、厚实的人文底蕴。

岁月横亘,书院成为令人向往、探索和追求之地。如今的白鹿洞书院已成为一处绝佳的游览、尚学胜地,这里层峦叠嶂、葱茏蔽日,山峰回合,形如一洞。

白鹿洞书院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亦无白鹿。为了却书院无鹿的缺憾,李渤的后裔李平耀,从小在书院附近的上畈李村长大。石鹿是白鹿洞书院仅存的明代实物,雕刻上刀法简练,线条柔和。每天都能见到这尊双耳直竖的跪式石鹿静静置于洞中,看上去虽然神态机敏,但李平耀还是思绪万千:“白鹿洞书院号称中国文化摇篮和教育文化发祥地,悠悠存世千余年,生命力才是人文延续的根脉,不能没有白鹿。”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2002年,为追思先贤,给书院增添灵动的生命灵气,生性执拗的他个人出资,从四川成都动物园购进了两头地中海品种的白鹿在白鹿洞书院养殖。同时建起了白鹿园,供前来书院的游客观赏。从此,白鹿洞有白鹿,书院也名副其实。

游客徜徉在这座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绿荫丛罩的书院内,不时听见几声鹿鸣回荡山中,令人为之一振。移步白鹿园,递上一把青草或绿叶,分享白鹿大口咀嚼的欢愉。这意味着时隔千年,李渤的后人再一次养起了白鹿,或许李渤和朱熹都不会料想到的。

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应邀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参加朱熹学术研讨会,特作诗一首:“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何期千载檀山月,也照匡庐洞里风。”

白鹿洞书院的故事,早就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圣殿般的象征。朱熹也曾为白鹿洞书院写过一副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对中国人来说,天地、圣贤都是不可磨灭的,而书院,隐于天地,得于圣贤,有这样的初心,一切,可期。

揭秘‖历史厚重的庐山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门口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哗哗作响,逶迤而去,名叫贯道溪,院舍沿溪依次排开。有文化的地方,名字都有内涵,不是随便张口而来。经考究,小溪的名字来源于《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发源于庐山,汇入彭蠡。想必古人希望他们所弘扬的“道”,能像溪水一样一以贯之,日夜不息,流传四方。流连在这条最富哲理、最富诗意的溪边,想想今天,很多古训渐渐失传,均因没有一以贯之造成的,才导致戏子当道,英雄落泪,老人倒了不敢扶,坐过站要去抢方向盘,甚至儿童疫苗都敢造假,真的是丧尽天良,初心全忘。

久久伫立在贯道溪旁,听着潺潺不息的水流声,还有清风鸟鸣,仿佛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一阵风来,雾气涌动,仿佛看到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中国文化巨人的身影,从书院门口出入,大声吟诵书院教规,因为这条小溪昭示的,先贤之道正从历史深处中流来,一以贯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