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壹·《心經》到底是不是佛經?

《心經》的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更簡略的稱呼就是《心經》。還有一種錯誤的,也很常見的簡稱叫《多心經》,這是因為人們常常不理解“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把斷句搞錯了。這個錯誤很能體現人們的閱讀傾向:理解與否並不重要,多讀多背才重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貳·“波羅蜜多”和“波羅蜜”是什麼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心經》的全稱和《金剛經》的全稱很像,前者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後者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波羅蜜多”和“波羅蜜”是一回事,意思是“到彼岸”。顧名思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意思就是用智慧的力量解脫於六道輪迴,到達彼岸涅槃世界的“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叄·心經的“心”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裡的“心”是什麼意思呢?它常常被誤解為“人心”的“心”,其實從梵文來看,它的意思是“核心”、“綱領”。這就意味著,《心經》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佛經,而是佛教般若學的觀點摘要。

如果你想深入鑽研般若學,標準做法是精讀《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但這部經書足足六百卷,一般人啃不下來,所以五千字的《金剛經》流行得多。如果連五千字都嫌多,那就讀《心經》好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肆·“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各部佛經的開頭都有“如是我聞”四個字,意思是“我是這麼聽說的”,然後才開始講解佛陀如何傳道說法。加這四個字的帽子,是為了表明正文的內容都是佛陀的教誨,不是寫經的人自己編的。

但《心經》很特殊,一開篇就是正文,從“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說起,並沒有“如是我聞”這四個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翻譯《心經》,大約是想維護佛經體例上的統一性,在開頭加上了“如是我聞”,後來到了唐朝,玄奘大師重譯《心經》,又把這四個字拿掉了。《心經》歷史上最流行的譯本,就是玄奘的這個譯本。

沒有“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心經》很可能並不是一部佛經,而僅僅是般若學的精華總括,屬於教學大綱或者讀書筆記式的材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是佛經,本文解讀什麼是:“波羅密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