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2019年宏观经济八大猜想

轻金融/文

“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却广为流传的,其背后折射了市场对2019年经济展望的悲观情绪。

1月8日,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北京发布宏观经济专题研究报告“2019中国经济的转机与风险”(下称报告)时预测,预计2019年经济增速大概率会在6%~6.5%之间。相对当前普遍的悲观预测,这一要数据的确乐观很多。

沈建光:2019年宏观经济八大猜想

沈建光表示,2019年经济走势可能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考虑到政策效果的滞后性以及一些结构性问题困扰,如中国面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递减的担忧,预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将整体呈现下行态势,而下半年如果政策得宜,改革推进加速,则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企稳迹象。

在发布会上,沈建光还提出了“2019年宏观经济八大猜想”:

猜想一:中美能否达成贸易休战协议?

2019年中美贸易战风险大概率得到缓解,贸易战风险缓解的正面信号不断释放,对中美之间90天内达成贸易休战协定仍然保持乐观。

猜想二: 美元是否会保持强劲?

展望2019年,伴随着美国税改红利的消退,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以及美国政治方面的风险不减,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触顶回落的态势。

届时美元有很大可能将会走弱,这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或许是个利好。美元走弱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有助于缓解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压力。人民币贬值压力也会得到缓解,但是2019年人民币破7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会出现升值。

猜想三: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多大?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凸显,领先指标下行态势明显,显示短期内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不过,国内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已然加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释放出2019年积极的改革信号,如果能够切实落地,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当前预期不稳也并非没有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导致恐慌情绪加大,即对经济数据缺少信任感、对政策方向感模糊、对待政策效果存在质疑,以及对外部环境恶化没有充分预估和准备等。为此,应该对症下药,才能找到“宏观政策破局”之法。

猜想四:货币政策放松的有效性如何?

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警惕中国式“流动性陷阱”风险。当前资金淤积银行体系,难以流通到实体经济,使得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未改善,使得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防范中国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根本在于采用市场化的化解手段,通过市场化改革走出困境。

猜想五:财政空间有多少?

2019年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大规模减税势在必行,财政赤字率3%或被突破。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加快基建投资,可以托底经济,但提振空间有限;大规模减税降费势在必行,有利于提振消费投资、改善民营企业现金流等;财政赤字率3%或被突破

猜想六:房地产调控会放松吗?

“房住不炒”的基调不会改变,2019年房地产调控将以“稳”为主。预期明年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仍将因城施策,以微调为主,考虑到房地产泡沫对经济的诸多风险,预计全国范围内不会迎来大规模放松的政策调整。未来房地产政策可能会从“过紧”回归至“中性”。围绕支持刚需手套房的界定可能更为清晰,以支持刚需购房。

猜想七: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更加注重从制度层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有利于释放改革红利和空间,激发中国经济内生发展动力。2019年,作为三大要素之一的土地,或是下一步深化改革最应发力的领域之一。

猜想八:开放该何去何从?

2019年对外开放进程将提速,扩大进口、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开放金融及服务业等措施有望逐步到位。

从“强调出口”向“进出口并重、主动扩大进口”转变;扩大开放步伐,有利于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放宽外商准入条件、加快推动开放金融及服务业措施落地。

无论是提出的“八大猜想”,还是对经济增速的预测,沈建光的总体判断都偏乐观。“危中亦有机”,对于2019年的经济发展,报告还提出其关键在于能否将改革“走深走实”,向改革与制度要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