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公司的虛假宣傳、直銷、產品質量、公司登記事項等行為特徵

除了虛假廣告、傳銷以外,錦天城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全開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結合目前的情況,權健公司還可能因為虛假宣傳、直銷、產品質量、公司登記事項等行為特徵而面臨相應的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

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顯示,2013年8月7日,權健拿到了商務部的直銷經營許可證,下含四川、浙江、湖南、江蘇等10個分支機構;23個加盟/授權的直銷服務網點;3類40種直銷產品,包括化妝品、保健食品、保潔用品,此次熱點事件中的火療、負離子衛生巾和按摩鞋墊均不在列;8個直銷培訓員。

但在其直銷模式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從2015年至2018年,山東、安徽、吉林等多地都出現了權健涉嫌傳銷的案件。

直銷企業打擦邊球涉傳銷不是新鮮事,也給執法和舉證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消費者屢屢舉報、訴諸法律,依舊屢禁不絕。

國家食藥監總局2017年7月在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379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

針對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既有保健食品自身的問題,也有普通食品、進口食品、廣告宣傳等問題,還有假冒偽劣、黑作坊以及非法傳銷、電視購物、會議營銷、網絡營銷、商業欺詐等社會綜合治理問題。這些問題,涉及生產監管、市場監管、進口監管、廣告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打擊犯罪、老年人關懷等多環節多部門職責,需要多部門聯合出重拳,嚴打嚴控。

權健公司的虛假宣傳、直銷、產品質量、公司登記事項等行為特徵

一步之遙的“直銷”和“傳銷”

到底是直銷還是傳銷是此次事件的一大核心,也直接關係到後續的處罰輕重程度。

陳學軍表示,上海對權健加盟店(點)的檢查包括多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檢查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第二方面,與權健總部聯繫,確認是否許可加盟店(點);第三方面,則是聚焦產品的商品質量情況。

針對權健是否傳銷的質疑,陳學軍表示:

“我們從各種維度來進行確認,一旦確認以後,就能夠明確是否是他的加盟點,再根據調查後的結果分析確認。”

全開明表示,直銷與傳銷運營模式的核心區別是是否複式計酬或者突破三層組織利益關係,即最上端的組織者或者自然人能否從其下線的下線這裡謀取利益,或者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利益模式。

“從實務來看,只要是層級利益阻斷的銷售模式一般不會被認為是傳銷。”

傳銷的基本行為方式順序為:認購商品或服務、加入團隊、發展成員、形成上下線、複式計酬。換言之,直傳銷的核心區別在於計算銷售人員薪酬的來源和依據,傳銷並不以銷售商品賺取利潤為計酬主要依據而是以發展下線的數量、下線繳納費用或團隊計酬方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來源和依據。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戴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權健這類公司有直銷牌照,但經常利用牌照‘打擦邊球’進行傳銷。執法機關很難收集到充分證據證明直銷企業本身涉嫌犯罪,直銷企業很容易擺脫傳銷犯罪的刑事責任。現實中,直銷企業經營涉及到分支機構、服務網點、直銷員、直銷企業的分銷商、合作方、關聯方等多類經營主體,其各自的法律責任和義務也不同。”

執法機構在判斷違法行為的責任主體上可能存在困難,直銷機構可能將違法責任推給直銷員或分銷商,以逃避處罰。戴強補充稱:

“在權健涉及的已有的傳銷案件中,檢察院大多以當地加盟商為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訴,而權健往往作為證人指出自己僅是靠單純銷售商品賺取利潤,以‘自己企業不知情加盟商的傳銷行為’等理由切割自己的刑事責任。”

或面臨刑事責任

對於目前上海所開展的多維度調查,全開明認為權健可能面臨多項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