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會議、遵義會議、洛川會議內容,盡在《改革開放前黨史》

古田會議、遵義會議、洛川會議內容,盡在《改革開放前黨史》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興,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指出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廣州,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同時保持共產黨在組織上、政治上的獨立性。

4、國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廣州,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會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政策,確立新三民主義。

5、中共四大,1925年1月,上海,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

古田會議、遵義會議、洛川會議內容,盡在《改革開放前黨史》

6、中共五大,1927年4月,漢口,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

7、南昌起義,1927年,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8、八七會議,1927年,漢口,總結了失敗教訓,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總方針,提出政權是從槍桿子中取得的;瞿秋白開始擔任領導工作。

9、秋收起義,1927年,湖南,文家市決策提出戰略重心轉移;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0、古田會議,1929年,福建古田,提出建設新型軍隊,提出“思想上建黨,政治上建軍”的原則。

古田會議、遵義會議、洛川會議內容,盡在《改革開放前黨史》

11、遵義會議,1935年1月,遵義,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誌。

12、瓦窯堡會議,1935年12月,陝北瓦窯堡,決定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3、洛川會議,1937年8月,洛川,會議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戰區和敵後,在敵後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開闢敵後戰場,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14、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論聯合政府》提出黨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15、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3月,西柏坡,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關於在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問題。

16、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求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