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還有一個月就要到春節了,時間真是過的飛快。中國人過春節講究一個團團圓圓,不論此刻的你我在做些什麼,春節即將到來的時候,大家都做著同一個動作——回家,有孩子的當然少不了帶孩子一起回家。

那麼,問題來了,老家那些我們自己熟悉的,非常熱情的親戚,摟摟抱抱親親孩子時,孩子吃得消嗎?


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帶七寶回老家時,七寶七個月,當時柒七自己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經驗,也沒有提前預想到這種情況,導致七寶被各種熱情的親親抱抱,甚至於親嘴巴的都有。雖然柒七當時心裡十分不舒服,但因為都是長輩,也就沒有有效的制止,但至今想起,第一次帶七寶回家時這個小插曲仍然是不怎麼愉快的回憶。

後來,柒七找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文章,也確實學習到了一些如何有效制止長輩過分熱情的對待孩子的方法,今天就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申明一下,很多長輩對孩子十分熱情都是出於愛孩子,雖然這種愛可能邊界意識模糊,但中國多少年傳統就這樣,因此,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柒七建議還是要委婉一點,以免傷害到一些長輩的感情。畢竟,看到可愛的小孩子,尤其是自己家的小孩忍不住想要親上兩口也是人之常情。


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那麼,柒七是如何來有效的制止一些長輩過分熱情的對待七寶的呢?

首先,搬出權威。

比如說柒七會在長輩想要親七寶的時候告訴他“兒科醫生說親寶寶會對寶寶身體不好哦,大人口腔裡很多細菌對寶寶來說都十分有害,親寶寶很容易讓寶寶生病的,而且臉上容易出口水疹。”一般情況下柒七這麼說了後,也不會有人一定硬要親,畢竟都說了對孩子身體不好了,而且還是醫生說的,如果硬要親,豈不是表現出有故意要孩子生病的意圖?而且,這話說出來也是孩子父母的一種態度,只要不傻,正常人類都不會再堅持做吧。


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當然,柒七並沒有胡說八道,成年人口腔裡的細菌有一些對孩子來說是十分有害的,親多了,容易讓孩子感染單純胞疹病毒,這個病毒對成年人來說頂多就是嘴巴上長個泡什麼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有可能有致命的危害。

其次,引導孩子。

遇到問題首先從自身想辦法解決是柒七一直以來的習慣。針對這個問題也是一樣,柒七覺得阻止長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引導孩子學會拒絕。即使當時七寶還很小,柒七依然堅持不懈的引導他,教他不想讓別人抱的時候要搖頭,或者趴在媽媽肩膀躲起來以示拒絕。

大部分人在看到孩子拒絕的行為後基本會放棄,當然也會有一些不在乎孩子感受堅持要抱孩子的長輩,這個時候就只有父母來幫助孩子了,柒七遇到這種長輩時是這樣說的“七寶暫時還沒做好準備哦,他只是跟XX叔叔/爺爺不熟悉,等他熟悉起來,做好準備了,自然就會跟XX叔叔/爺爺一起玩了”。這樣一方面是再一次告訴七寶拒絕別人是他的權力,他的行為也很正常,另一方面也是給長輩一個臺階下,一舉兩得。


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當然還有一些長輩會要求孩子親自己,這個柒七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七寶很小的時候,軟軟糯糯的超級可愛(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老母親看自己孩子的緣故),柒七當然忍不住想要親他啊,但理智又告訴我,他實在太小了,還不適合向他伸出魔抓。於是,柒七為了既滿足自己的慾望,又不會對七寶產生不好的影響的前提下,想出了用臉蛋碰臉蛋的一個折中方法,經常就是一邊碰碰臉蛋一邊說媽媽親一下,於是七寶很自然的習得“臉蛋碰=親親”,所以在很多長輩要求七寶親他的時候,七寶就跑過去用臉蛋蹭一下,這個柒七當然還是允許的。機智如我~

最後,正視孩子的需求。

我知道肯定會有一些人說柒七大驚小怪,抱一下親一下能怎麼樣?確實,某種程度上也不會怎麼樣。但很多老家的親戚對孩子來說完全是陌生人,換位思考下,如果是你自己被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哦,或者是你朋友的好朋友拉住就是一頓親,一個熱情的擁抱,你吃得消嗎?反正孩子肯定是吃不消的,所以即使一開始孩子願意讓其他人抱,但在孩子發出拒絕信號或者求助信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去幫助他,而不是告訴他“舅公/XX抱著挺好的,乖乖讓舅公再抱一會”。媽媽的漠視和無動於衷會比你不在他身邊更讓他傷心難過。就好比我們最親密的人不在身邊時,即使遇到困難我們也能自己克服,但如果最親密的人在身邊,看到我們遇到困難而無動於衷,那個時候我們是不是特別委屈和難過?


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首先要尊重這個事實,既然是獨立的個體,那必然就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和獨立的想法,即使他只有幾個月大,他也會有自己明顯的喜好,比如不喜歡陌生人抱他等。

尊重孩子和尊重長輩同等重要,我們不必要為了自己的面子或者長輩的面子而捨棄孩子,當然對待長輩方法可以更委婉一點。

今日你對孩子做的,就是來日孩子對你做的,你我共勉。

願每個孩子都能過一個愉快的春節。


摟摟抱抱親親舉高高,不熟悉的人這麼做,孩子真的有在享受嗎?



歡迎轉發評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