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方便!佛山公交今年底全面實現手機支付

​​好消息!

佛山公交今年底全面實現手機支付!

明年上半年啟用智能停車平臺!

市交通運輸局16日上線“民生直通車”節目,就智能停車、手機掃碼坐公交、共享單車管理等“互聯網+交通”話題,與市民互動交流。

今年底全市公交車可實現手機支付

據佛山市政府12345熱線首席數據官黃偉光分析,2018年截止至今,熱線共收到交通諮詢投訴問題11908宗,其中公共交通問題佔比23.8%,集中反映三類問題:

一是線路更改後未及時更新通知,市民反映沒有收到線路更改信息,導致出行不便;

二是線路設置不合理;

三是高峰期公交班次安排不足。

以上情況中尤以第一類佔比最多,達到30%,其次分別為15%和8%。

佛山市交通監測中心副主任鄧如豐表示,目前公交專用道的通勤日高峰期平均速度為22.3公里/小時,對比同期社會車輛28公里/小時來說是有競爭力的。交通智能調度,除了針對擁堵,還要考慮線路運行圖、客流量、出行特徵等情況。如何讓公交車順暢的跑起來,最重要的還是要充分發揮公交專用道的作用。

超方便!佛山公交今年底全面實現手機支付

針對市民提到

為什麼有些線路顯示不準確的問題,

交通部門也有了回應:

這主要是臨時調度存在一些問題,全市正在推廣應用智能公交應用平臺,目前處於逐步推廣,還沒有全面覆蓋。

市民通過車來了APP查詢線路,有些線路沒有顯示,這是調度平臺沒有調度。今年年底,全市將完成車載設備更新改造,所有公交車輛的智能化調度基本上就可以實現,到明年調度智能化問題就會得到徹底的解決。

有市民提出,

目前佛山有部分公交車

普及使用手機支付功能,

但有些卻沒有覆蓋,

何時才能全面鋪開呢?

市交通運輸局智能管理科科長李潮回應說,根據進度計劃,在今年年底全市所有的公交車輛全覆蓋手機支付功能。

根據粗略統計,微信支付應用方面,全市有644條公交線路已覆蓋,車輛達到6500多輛,佔比超過90%。其中禪城有126條線路,1570多輛車覆蓋,南海是215條線路,2160臺覆蓋。

佛山一輛車對應的停車位少於0.5個

長期以來,佛山的路內停車收費停留在最傳統的人工收費管理模式,與先進的智能繳費模式顯得格格不入。

數據顯示,全市路內停車位數量約有85萬個,室內室外停車場車位是6萬個,現在佛山汽車保有量是240萬輛左右,從理想規範上來說,一輛車最合理的是匹配停車位數值是1.2-1.4,現在佛山的數值低於0.5,因此停車泊位的缺口比較大。

市交通運輸局城市道路管理科副科長祝賀分析說,佛山停車位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一是需解決短板,增加停車泊位;

二是如何在現有的停車泊位基礎上,進行最大資源優化,智能化手段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現在市裡大部分大商場都安裝了智能的停車系統。

禪城、南海近幾年也在陸續啟動路內泊位改造,比如禪城在2015年啟動600個泊位改造,桂城今年還有3000個泊位的改造,順德大良、倫教都在改造當中。

通過這些路內泊位智能化改造,最終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實現在線查詢、繳費。智能化手段可以減少開車人在路面巡遊找車位的時間,在收費方面也減少了很多糾紛。

預計明年上半年全面啟用智能停車系統

據祝賀介紹,為了配合整個停車智能化的推進,政府方面也在著手進行一些法律方面的保障。從去年開始,佛山在著手起草佛山市停車管理辦法,搭建全市統一的停車信息平臺,整合目前市面上所有停車信息資源。對於使用者和管理者,交通部門要求靜態和動態數據實時上傳全市統一的信息化平臺,統一運用。

市交通運輸局智能管理科科長李潮表示,佛山智能停車平臺正在分期建設,今年下半年將啟動二期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可全面啟用。通過整合全市停車場的數據,最後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進行商業化運作,推動佛山市停車服務水平的提升,使停車更加便捷,同時把停車位使用效率利用的更高。針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通過信息化手段來解決。

佛山擬出臺管理辦法管好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成為佛山新興的交通出行方式,但今年佛山市政府12345熱線接到市民來電投訴比去年大增3倍,主要問題集中在亂停放和維修不及時。

其中,禪城區是被投訴亂停放的重災區,集中出現在祖廟和東方廣場商圈、季華路沿線人行道及各地鐵站出入口。

針對共享單車維修不及時的問題,市民希望,共享單車作為城市公共交通"最後一公里"的有效補充,在投放量不斷加大的同時,政府部門也都應該協調相關企業提高維修效率,同時儘快出臺監管措施,以及通過行業自律一起雙管齊下,讓市民出行更便捷、放心。

根據交通部門統計,佛山共投放共享單車40萬輛,每一輛每天運營的頻次是3.8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