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又字春帆,号观奕道人。乾隆十九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纪晓岚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著作传世。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纪晓岚一生为官清廉,先后多次担任乡试、会试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举荐大量人才,但始终坚持以真才实学为标准、严禁考生行贿送礼。纪晓岚去世后嘉庆帝亲笔题写墓志铭:“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因此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

一、戒贪睡

《黄帝内经》中有“早睡早起”,“久卧伤气”的记载,告诫人们睡眠应以醒为度,睡懒觉有害健康。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对维持健康生活非常重要,睡眠不规律会打乱生物节律,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紊乱。主要表现为想睡时睡不着,该起床时起不来。人体自身有调节生物节律的能力,但对于有失眠问题的人,扰乱节律加重失眠。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二、戒懒惰

曾国藩说:“人生成于勤,毁于惰。”时间是最公正合理的,它从不偏袒。对于勤劳者,时间留给他们串串果实。对于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的只有一头白发。“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多数人一辈子平庸,只因懒惰。梅兰芳最初也资质平庸,但他不甘于此,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宗师。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三、戒骄傲

每个人都会骄傲,骄傲的来源当然是成就。切记:成就是要的,才能是要的,但骄傲是要不得的。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多注意一下周围,多和别人交往,可以避免自命清高。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四、戒奢华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于“勤俭”;而一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四戒虽然字数不多,听起来也简单质朴,实则含义深刻、内涵丰富,既有对不良行为的告诫,又有正确方向的引导。人生齐家、兴业、平天下的前提,首先是正心修身。正心修身说起来很空泛很难,实则可从一点一滴入手。如果在小事琐事上守住了原则道义,自然就能心正身修。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纪晓岚家书

纪晓岚先后给儿子、堂兄弟、内侄子等写下了很多意味深长的家书。有一次,他给长子写信说:“尔初入世途,择交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他根据自己的阅历,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伪君子归纳为10类,即:性格倔强的,趋炎附势的,像漆一样黑的,像钩子一样不正直的,像荆棘一样扎人的,像刀剑一样伤人的,像蜂虿一样蜇人的,像狼虎一样吃人的,喜欢炫耀地位身分的,喜欢炫耀金钱财产的。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他告诫儿子,在独立的生活中,一定要慎重处世。他认为那10种人很多时候表面上都装得很像君子,道貌岸然,并不像真正的小人那样容易识别,所以告诫儿子一定要有独立分析与正确判断的能力,才能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另有一次,他给次子写信说:“当世宦家子弟,每盛气凌轹,以邀人敬,谓之自重。不知重与不重,视所自为。”他分析了当时一些当官人家的孩子,指出他们常常盛气凌人,以求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并称这样做是为了自重。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他认为,那些人其实不知道,别人是否尊重自己,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他还要求儿子用他的老师“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的题词作为座右铭。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除了直接给儿子写信外,纪晓岚还写信告诉夫人,不要溺爱孩子,应该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从严要求。

「名人家风录」纪昀,“四戒”、“四宜”,诗书传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