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訓練|從新手到大師,從蠢才到天才,只差了刻意練習

寫作訓練|從新手到大師,從蠢才到天才,只差了刻意練習

最近很多同學問我,文英你是怎麼做到如此高產量還高質量的?有沒有什麼決竅?我仔細想了下,發現真沒有什麼決竅

如果說一定有什麼決竅,那大概只有一點,那就是我在加入S商學院寫作大課後,開始刻意練習自己的寫作技能。

關於刻意練習,可能有不少同學聽說過,大家可以買《刻意練習》這本書回來看看,一定會有所幫助。

01 完成與完美重要

我們很多同學有完美主義思想,還沒開始動筆,就想著要寫出驚天大作,結果越想就覺得不滿意,覺得構思還不完整,素材還不全面,沒辦法動筆。

然後又發現別人寫了那麼多東西出來,又拿小紅花又上牆什麼的,就更覺得自己還有些差距,還要再多想想。

於是10天過去,一篇都還沒寫。

這話戳心吧?沒錯呢,就是想戳一下你的心。

我這段時間之所以能日更,是因為我不是個完美主義者,對我來講,完成遠比完美重要,不信看看我昨天寫的那篇小說,那10多個錯別字是明晃晃的證據。

當然並不是要鼓勵大家寫錯別字,只是想說明,完成比完美要重要得多。

我在寫東西之前就在紙上劃了個大的框架,然後就開始寫,寫的過程中隨著自己的思路做調整,如果思路斷了,也不要緊,想到哪裡就先寫到哪裡,寫完了再根據內容定框架。

所以最後寫出來的文章可能跟最初寫作之前副的框架完全不同,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又不是寫命題作文。

就跟Spenser老師在第一堂課上的答疑一樣,寫不出來就硬寫,寫著寫著就寫出來了。

關鍵是你要開始寫,走出第一步,才能追求第二步。

一開始就追求完美,只會讓自己卡在那裡

,走不下去。

寫作訓練|從新手到大師,從蠢才到天才,只差了刻意練習

02 給自己設定目標

如果你一開始就給自己定了日更的目標,那你就會因為目標而產生行動。

我剛加入寫作群的時候,在群內看了很多寫作大牛們的作品,看完之後,內心壓力其實挺大,因為我覺得自己寫不出這樣好的文采,文學的底蘊也沒有我們這些同學們那樣深厚。

我在寫與不寫之間猶豫過,但是隨著第一篇作文上牆,第二篇上“很特別”公眾號,我在重拾信心的同時也為自己定了個目標,那就是不管怎樣,在這28天裡,我要做到日更。

所以並不是我高產,而是目標已經設定,而我並不想改變目標,就只能逼迫自己去達成。

當然之所以能有作品上牆,是因為我佔了很大一個便宜,那就是我們處在新媒體時代,這個時代的內容用戶們並不介意你用樸素的語言來表達思想,他們甚至歡迎你用這樣的語言,因為覺得親切,沒有距離感。

畢竟誰也不是來聽你弔書袋子的。

如果是用傳統的標準來評判作品的質量,別說上牆,估計上地板也夠不著了。

當然日更這個目標對我來講其實還是有點小難,但是任何東西的學習,其實都符合一條規律,那就是你越勤加練習,你就越有可能做到卓越。

寫作訓練|從新手到大師,從蠢才到天才,只差了刻意練習

03 勤於練習

練習寫作,跟練習書法沒有本質的區別。任何一樣技能的學習,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10000小時理論,這個理論是在告訴我們世人眼中的“天才”實際上都經過了大量的刻意訓練。

訓練過1000小時的就比只訓練過100個小時的要厲害。

當然1萬小時對我們普通人來講,實在是太長了,一天8小時,我們要花10年才能達到專家級的水平,這個時間並不是任何人能夠消耗得起的。

對於許多寫作者來講,其實也沒有必要做到專家級別,我們只要做到精通就完全夠用了。

實際上只需要花1000個小時的刻意練習,我們就可以精通寫作,也就是說每天2個小時,不到2年的時間,我們就可以把自己訓練成寫作高手。

寫作訓練|從新手到大師,從蠢才到天才,只差了刻意練習

04 什麼是刻意練習?

首先、刻意練習是發生在有一套成熟的理論指導之下。

刻意練習的有效性除了要看世面上是否有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外,還要看是否有專業的老師來指導和監督,只有專業的老師才會熟悉要怎樣做才能幫助你提升某項技能。

說到這裡要恭喜各位參加S商學院寫作大課的同學們,Spenser老師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成熟的寫作訓練理論和方法體系,以及一個完整的訓練支持體系。

在這個體系裡面,每一個同學的作業都會由班委閱讀和評估,優秀作品會得到精心的點評。

還有什麼比這套系統更能倒逼著你輸入、輸出和成長?

其次、刻意練習發生的舒適區之外。

如果我們總是重複的做讓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就不太可能會獲得成長。

就像我遇到的很多老師,雖說有10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我們會發現,10年後聽他的課跟第1次聽他的課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在這10年裡,一直都呆在自己的舒適區之內,沒有任何的突破。

而另外一些老師,儘管只有短短一到兩年的教學經驗,我們會發現他的每一次課與上一次課比較,都會在某個方面有一定的進步。

短短一兩年時間,就足以讓他成為一名在講臺上光芒萬丈、有才有料、受人尊敬的教學大師。

所有的成長都是一種蛻變,蛻變註定會很痛苦。

如果寫作讓我們覺得痛苦,那很好,說明你現在做的事情剛好在你的舒適區之外,這是一個很好的成長契機。

寫作訓練|從新手到大師,從蠢才到天才,只差了刻意練習

05 刻意練習的方法論

那麼倒底要怎麼才能做到刻意練習呢?

估計這是一個大家都關注的問題,許多人都知道要刻意練習,但卻不知道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具體要怎麼做。

其實方法也很簡單,就簡單的五步:

第一步:分析優秀作品

一篇文章之所以讓許多人都覺得優秀,一定有其原因,如果你要刻意練習寫作能力,千萬不到忘了去觀摩那些優秀的作品,從中學習到一些寫作的套路。

我在負責公司公眾號的這一年多來,確實在寫作方面有了一些進步,是因為當我看到一些覺得很好的文章時,我會收藏起來,然後等有空的時候,把這些我覺得好的文章反覆的看,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作為一個初學寫作的人,我們不一定要去認同文章中的觀點,但是我們要去學習裡面的套路。

我看到很多人罵咪蒙罵得很起勁,但我們要知道罵別人除了浪費自己的時間其實沒什麼用,聰明的學習者不是一個勁兒的去否定別人,而是去了解為什麼咪蒙的一篇文章能引起那麼大的反響,而你寫的文章卻引不起一點波瀾?

第二步:模仿優秀作品

當我們對一篇文章的寫作套路和主要觀點都做到心中有數的時候,關閉原文,用自己的語言把你從這篇文章中學到的東西呈現出來。

記住不是去抄原文,抄原文是練習打字,不是練習寫作,而練習寫作是向那些寫作大牛們偷師,偷師不羞恥,你偷到的東西經過反覆的練習就會成為你自己的東西。

要讓別人的優秀作品成為自己寫作中的養分。

我常常看到很多有著類似觀點的文章,但用了不同的寫作手法,你就不能說人家是抄襲的,模仿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

如果我們在寫作時,實在不知道自己要寫些什麼,不如找出幾篇你心目中最優秀的作品,通讀一遍,理解分析其寫作套路,然後模仿出一篇自己的文章。

第三步:找到差距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並不是模仿完了就結束了,你得去比照原文,看看自己的文章與原作差在哪些地方。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個用詞的差異,就讓你的文章與原文差了不下一個檔次。

把所有產生差距的地方找出來以後,做一個分析,為什麼原文要這麼寫?為什麼這麼寫會更好?

將差距點整理分析出來以後,再重新寫一遍,再比較,直到你認為基本達到了原作的水平為止。

第四步:爭取反饋

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認為達到原作的水平就夠了,其實不然。

我們自己是有盲區的,而且很容易就自我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去向同學好友們爭取反饋,讓他們幫忙看看,你的作品和原作差在哪些地方,還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進的。

當然,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別忘了發個禮節性的紅包表示感謝,畢竟誰也沒有義務去指點你。

當你一點一點的吸收到原作中的精華以後,你就真正的偷師成功了。

第五步:獨立創作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去模仿優秀作品,我們的目的是最終能夠輸出自己獨立創作的優秀作品。

如果只是不斷的模仿而不進行獨立創作,那麼前面模仿的過程就沒有意義。

模仿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和認知,而不是去附和原作中的觀點和認知。

模仿的優秀文章的過程中學到的新觀點和新認知遠遠不足以滿足我們持續不斷的輸出。我們要想有源源不斷的輸出,就必須有持續不斷的輸入,而輸入需要大量的閱讀經典文章和書籍。

否則早晚有一天,你就把自己掏空了。

不能再多說了,感覺這篇文章已經把我所有用到寫作訓練上面的方法論給掏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