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不再饿,美团不再美,外卖平台的变革大时代

周中南京大雪纷飞,外面又冷又滑,中午就在单位点外卖了,结果居然发现常点的那家盖浇饭居然找不到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天气不好没开业,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提示是“店铺已下架”。

这就有意思了,原来听说“外卖平台涨佣导致商家下店”的问题只是听说,这下是切切实实的在身边发生了,刚好最近对于这行业的经济现象有所思,刚好恰逢这事就更有所感,就一起来说说吧。

饿了么不再饿,美团不再美,外卖平台的变革大时代

外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获取的部分

移动端普及+懒人经济=外卖行业的崛起

外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我们商业最发达的宋代,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当时的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语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而北宋张择端恰恰在其著名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里永久的记录了那时外卖小哥的形象,由此可见外卖早已有之。时光荏苒,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伴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给了外卖平台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无论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还是更多的人类先天具有的懒性,让大家对于外卖的选择变的理所当然,一时之间外卖行业的蓝海里涌入了美团、饿了么、百度、滴滴等巨兽,它们借助互联网模式的跑马圈地,借助外卖兴起时具有的人口红利,让各家平台风生水起,外卖行业的风头一时无两。满大街的身着美团、饿了么等服饰的外卖小哥成为了外卖行业红火的最直接代表。

饿了么不再饿,美团不再美,外卖平台的变革大时代

《清明上河图》里的外卖小哥

资本与人口的红利减弱,外卖行业迎来变革

尽管看起来火爆,但是我们却同时也要承认外卖是一个烧钱的生意,在服务同质化的时代,客户的黏性弱的令人发指的现象,让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等只能一言不合就用补贴来抢占地盘。一次又一次的动辄就把上千万、上亿元补贴到用户,还美其名曰“提高用户粘性,提高市场份额”。但是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说,“谁的补贴多、谁的优惠大”就选择用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让各家外卖平台始终不能很好的脱离融资烧钱的支撑。

时至今日,饿了么已经度过了10个年头,而美团外卖也已经走了5年多,两家平台二分天下的格局基本确立的基础下,外卖行业也面临了新的问题。如何能够实现平台自身的长效造血而不只是靠资本输血度日,如何可以让自身平台功能丰富化、价值化从而避免简单的外卖模式带来的无壁垒效应等等成为各家外卖平台所面临的问题,外卖平台企业迎来变革也变得在所难免

饿了么不再饿,美团不再美,外卖平台的变革大时代

平台红包补贴的模式养成了消费者逐利的习惯

饿了么向前,美团向左,外卖行业的重大洗牌或将来临

历史上在面对变革的时代,逐鹿天下的群雄都会有不同的策略,外卖行业也一样。饿了么在背靠了阿里的大树之后充分展现了其平台的变革活力,利用平台与阿里的生态体系的融合,让饿了么正在向着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综合型平台的道路上前进。未来我们可以通过饿了么不仅完成点餐等常规操作,还可以完成诸如买药、保洁等多方面的生活服务需求的订购,同时,还可以通过生态体系的协同享受到阿里旗下诸如支付宝、淘宝等更多生态的体验。这毫无疑问的将使饿了么在未来外卖行业的重大洗牌中占据主动的地位。

而美团尽管天然具有前期在饮食领域的流量先发优势,但是在经历了几年的消耗之后红利也已经基本消磨殆尽了,这点我们从美团外卖的增速从2018年上半年的97%,骤然降到三季度的55%便可见一斑。生态模式的单一化的核心问题难以解决,让美团外卖不得不考虑加速变现,于是“雁过拔毛、加收佣金、流量税”成为了美团外卖在这段时间的主要操作。当佣金从早期的15%到18%再到22%,逐步上调的过程中,美团或许失去的并不只是那些无力负担高佣的商家,同时失去的还有更多未来的可能。

饿了么不再饿,美团不再美,外卖平台的变革大时代

外卖行业的洗牌也许就在不远处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